- 人体空间医学
- 发布时间:2014-01-24 来源:飞华健康网医生组 83人关注
空间医学
一、人体空间医学定义
人体空间医学是创始人郭志辰大夫在近50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总结形成的医学理论构思,以研究人体空间为主题,包含了治疗学、养生学和修炼学三大内容,是一门既不同于传统中医又不同于现代医学的新型医学学科。在新世纪中,可作为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的枢纽。目前谈到的人体空间医学,侧重于治疗学方面的介绍。
二、人体空间医学基础
人体空间医学建立在传统中医基础之上,在发展过程中,经过了智能医学阶段。智能医学以传统中医为基础,提出了细胞运动学说、场与场象学说以及道?阴阳?五行学说等,建立了智能中药学与处方,提出了包括自我回照调治法在内的多种医疗方法,人体空间医学对此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在研究、探索过程中,本着“尊古、敬古、不泥古”的原则,打破了传统中医晦涩、繁琐的名词限制,对传统中医的理、法、方、药进行深入剖析和现代解读,并得到了临床实践的有力验证。
三、人体空间医学主要内容
“人体空间”是人体空间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人体空间医学的最大发现。天人合一,人体空间与自然空间存在共性。自然界“空”中的变化,是生、长、化、收、藏的根本,人体内部空间亦然。
“能量”是人体空间医学的又一核心概念,与传统中医的“气”大致等同,能量学说是人体空间医学的重要理论。
人体空间医学立足于细胞论,赋予细胞以空间的概念,将传统中医“营、卫、气、血”的概念与现代医学的“细胞”、“物质”、“能量”概念紧密联系起来,卫中西医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病因轮上,人体空间医学提出,水的分布不均导致了人体多种疾病的形成,调节人体水的分布是解决疾病的关键所在。
在治疗上,以“公转畅通”为总原则,讲究能量的清升清降、至实至虚,有章可循又机动灵活。人体空间医学提出:打破病名,参考症状,查找病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在具体的治疗方法上,运用电脑观舌诊断,以3-5味中药小处方和其它外治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四、人体空间医学理论特点
1、以“空”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人体空间医学从实体和空间两个角度认识人体,发现人体空间警卫物质的存在和空间中“象”的变化。由此更加深刻地解读了传统中医的气化论的实质——细胞外部空间精微物质的转换、变化。
2、强调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贯穿于人体空间医学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各个方面,以宏观的视野,一次性综合疗法,从头到脚,从内到外,不分区域、层次,从细胞到组织、器官、脏腑、系统同时调整,统一治疗。
3、遵循“天人合一”观
《内经》中指出“人与天地相应也”、“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体空间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最大的共性在于70/%以上都是水。大自然的变化主导是水的变化,人体同样如此。大自然的潮汐变化、日月盈亏、四季更替与六淫变化,都对人体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使人体内部随之调节变化,以保证人体正常的生存法则。
如何学习空间医学?
(一)、解放思想,破除门派
人体空间医学与传统中医同出于养生修炼实践,但因方法不一、时代不同,所以理论各异。学习人体空间医学,必须解放思想,破除门派。这样,才能真正领悟空间医学中包含的思想,并在实践中灵活应用。比如,传统中医强调解决矛盾,强调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治病求本等。人体空间医学则强调至实至虚,回归自然,应用不平衡、不对称的方法,使人体的细胞群运动,从而恢复细胞的功能。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提出“打破病名、参考症状”的方法。如果不解放思想,就很难理解,更难应用。
广义的空间医学,包含修炼学、养生学、预防学、治疗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没有门派之别,儒、释、道的思想都囊括在内,中、西医的精髓都包含其中。更没有民族之别,蒙医、藏医等等,一切理论与方法,包括念力的方法,只要有益于人类,就都可以采纳,都可以应用。人体空间医学兼容并蓄,包罗万象,倡导和谐。所以解放思想、破除门派是学习的前提。
(二)、以德为本,心怀大爱
传统中医医德,自古有之。从传说中伏羲、神农的“尝百草、制九阵”,到张仲景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和孙思邈的“精勤不倦,大医精诚”,尤其是“大医精诚”一文问世以后,后世医家都将其当作为医的师范。其实,“大医精诚”中提出的标准,实际上是要求作医生的人同时是一个修心的人,使自己的心性达到、并保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修心、养性、积德、忘我”是空间医学的灵魂所在,忘我、无私地为人民服务是人体空间医学学习者的行动准则。只有忘我、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够积累自己的德。
自古以来的修炼家都很强调积德,讲究“淳德”。《内经》对这个问题讲的很深,后人以理解。“修心、养性、积德、忘我”,由于净心的程度不同,所得的能量也不同。净心程度高,精纯的能量贯穿于全身;净心程度低,污浊能量惯于体内。修心、净心、无污染,才能调节人体内部水的清洁度,调整水的运行与分布,才能调节人体信息、能量、物质、如此,在应用人体空间医学方法的过程中,尤其是用心治病的过程中,才能调动自身潜能,使得治疗效果最大化。
空间医学治疗原则
调整空间水分
人体空间医学认为:疾病的根源是一个水字,是人体细胞内外、空间水分应却、分布不均匀引致,是胞内物质和胞外能量相互转化失调。能量是以水气的形态存在空间。治病最重要是水的调节,是促使胞内胞外物质与能量相互转化正常。如果把水调节好,新陈代谢搞好,人的生理功能就恢复正常。
人是一个整体,为使能量动起来,在人体之中制造一个压力差,疏通多余的,就是补充不足的,使整体能量均衡流动。治病的原则是寻找病因,不拘泥于病名,不抓果,只抓因,为淤塞的能量找出口,致力改善人体的生理功能,把不正常的变为正常,才能确保健康。
调整空间能量
人体能量流通需应用[不平衡]的手段,才能达到相对平衡的效果。简单而言,就是调整人体空间能量的压力,使能量流通畅顺,人就自然健康。
能量从多的部位,调动到能量少的部位,因为能量多的部位压力必然大;能量少的部位,压力必然不足。能量搬家,就是为调整和均衡压力的浓度,达到人体能量的动态平衡。
在调整压力时,是调整人体空间与形体之间的关系,促使能量与能量、能量与形体物质相互撞击。然后,再由相互撞击时产生的压力,推动公转与自传的能量流动。
举例说明:当下焦或下肢能量过多或聚集,必然会造成中上焦部位空间能量的不足。因此,必须将部分多余的能量调动至不足之处,或是将能量由下向上推动。
- 了解该症状的其他症状起因:
夜尿 的相似症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