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生堂》 胃肠“情绪”莫忽视
- 发布时间:2014-02-11 来源:飞华健康网医生组 193人关注
专家:刘汶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主任、教授
《胃肠“情绪”莫忽视—1》 关键词:功能性胃病、脾虚气滞、情绪
生活中常见的胃胀胃痛您可别忽视,因为这很有可能不仅仅是胃肠本身的问题,而属于脾虚气滞等其他脏腑问题所导致,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的情绪所影响,还有可能诱发其他各种严重的疾病。如何辨别哪些胃肠疾病属于器质性问题,哪些现象是属于功能性疾病?我们又如何通过适当的饮食搭配和调理将功能性胃肠疾病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在萌芽期?2月1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主任刘汶教授做客北京卫视《养生堂》,为您解读功能性胃胀胃痛的根源,敬请收看《胃肠“情绪”莫忽视—1》。
刘教授说,对于胃部突发性的胀痛不适,可尝试穴位按摩的方式紧急处理。一般来说,中脘穴是比较有效的穴位。中脘穴位于人体肚脐(神厥穴)以上三寸的位置,取自己四根手指的宽度为自己的“等身寸”三寸,可适中力度按揉10分钟左右。更多内容请收看本期节目。
刘教授说,功能性胃病实际上就是功能性的消化不良,它不是任何器质性的疾病,往往跟人的多种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但更多程度是受到了不良情绪的影响。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感受外邪,情志失调,都是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先天的禀赋不足,也会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更多内容请收看本期节目。
刘教授告诉我们,寒温不适,饮食不节,最易发生肠胃方面的疾病。这种中医理念出自于《黄帝内经·灵柩》一书,提醒我们,夏季酷暑勿贪寒凉,冬季更应该注意肠胃的保暖。更多内容请收看本期节目。
刘教授说,中医对胃的功能诠释得十分详尽,早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文指出,五藏者,皆禀气于胃。其含义是胃在五脏当中是藏气之大本,关乎着五脏所有气血的问题,胃主受纳,其作用更是体现在五脏之气的运化。胃胀的表现往往是由于气滞而不能运化,犹如水流不畅无法通达,而脾虚气滞则是其根本原因所在。更多内容请收看本期节目。
专家提示:情绪的失调是导致功能性胃胀胃痛的一个主要原因。《黄帝内经·素问》里就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可见情志的调和畅快,与体内正气的流通有着密切的关系,气结则滞,这是影响胃肠功能发挥的病机所在。更多内容请收看本期节目。
刘教授告诉我们,有一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也是由于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导致,这也是属于感受外邪的一种。而幽门螺旋杆菌需要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有患胃癌手术后的患者,以及有胃癌家族史的病人,有消化性胃溃疡、功能性胃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必须查治幽门螺旋杆菌,及时根除。因为这几种病人如果不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易致病情发生恶变。更多内容请收看本期节目。
《胃肠“情绪”莫忽视—2》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气虚阴虚、情绪
便秘往往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有一种长期反复发作却始终查不出结果的功能性便秘,给人带来的痛苦程度令人无法想象,而且还会诱发多种可怕的疾病。在我们身边,很多老人都罹患功能性便秘,而有谁能想到,抑郁、急躁等不良情绪却是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如何辨别哪些便秘是功能性便秘?又如何去预防和控制?2月1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主任刘汶教授继续做客北京卫视《养生堂》,为您解读功能性便秘的根源,敬请收看《胃肠“情绪”莫忽视—2》。
刘教授说,功能性便秘有其重要的几大特点,很容易与普通便秘区分开来。一是时间长,功能性便秘患者通常都是便秘多年,异常痛苦;二是泻药越吃越多,效果却越老越弱;三是检查结肠镜、便常规均不能发现异常;四是以老年人居多。更多内容请收看本期节目。
刘教授说,中医学认为,便秘是由于四种病机所导致的,一种叫热秘,是由于过食辛辣肥甘厚腻导致的肠胃积热;一种叫冷秘,是由于食用了生冷导致阴寒凝滞胃肠传导失司;一种叫气秘,主要原因是由于情志失调;一种叫虚秘,多见于年老体衰或大病久病、妇人产后。更多内容请收看本期节目。
《肠胃“情绪”莫忽视—3》 关键词:泄泻、脾胃虚弱、脾虚肝郁、参苓白术散
腹泻在中医典籍中记载为“泄泻”,著名医家张景岳认为:腹泻所反映的疾病多与脾胃相关。脾胃虚弱导致水谷不能运化,杂质而下成为泄泻,更严重的情况下,不能运化的水谷在体内瘀久化热,热生毒邪,可能变为肿瘤。哪种腹泻与肿瘤密切相关?哪种腹泻又可以通过简单的食疗方调理?请继续关注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刘汶主任主讲的《肠胃“情绪”莫忽视—3》。
您可以通过下图对照自己是否有脾胃虚弱的情况:面色萎黄指面色黄的同时没有光泽,纳呆是指食欲差。这类人群舌淡、苔白、有齿痕,一般在吃辛辣、生冷、粘腻的食物,或者受凉之后都会表现为腹泻。针对临床病人,刘主任用的是经典方剂参苓白术散,同时针对家庭调理给出了食疗粥方:取参苓白术散中的山药、薏米和莲子,加上炒芡实,适应症、禁忌、注意事项等请收看本期节目。
如果您属于紧张、生气就容易腹泻的类型,说明您在脾胃虚弱的基础上兼有肝郁。脾虚肝郁的人脾气暴躁,腹泻前肠鸣绞痛,泻后马上缓解,还伴有两胁胀痛甚至胸闷。临床上刘主任使用的是参苓白术散加痛泻要方,您在家庭中可以用玫瑰花和白梅花代茶饮,适应症、禁忌、注意事项等请收看本期节目。
《肠胃“情绪”莫忽视—4》 关键词:反酸烧心、肝胃不和、柴胡
反酸、烧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的“小症状”,中医认为,反酸、烧心等症状,很有可能是肝胃不和造成的,这类病人往往会因为烧心的症状误以为是心绞痛的发作,但相比之下,肝胃不和的烧心时间更长,且服用硝酸甘油等药物作用不大。请继续收看由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主任刘汶主讲的《肠胃“情绪”莫忽视—4》。 专家提示:肝胃不和的病人另外一大症状就是咳嗽,很多病人常常误以为自己是哮喘或者是呼吸系统疾病,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由于肝胃不和引发的咳嗽,往往是剧烈的干咳,而非痰咳。更多内容请收看本期节目。 专家提示:饮食是造成肝胃不和的重要原因之一,暴饮暴食、饮食不节,都会导致肝胃不和,过于食用过甜、过辣的食物,会让反酸、烧心的症状加重。所以控制饮食是避免肝胃不和的重中之重。更多内容请收看本期节目。
柴胡疏肝散是疏肝和胃的名方,其中柴胡是君药,利用柴胡、枳实、厚朴三味药打碎做脐贴,另外用乌贼骨和浙母贝沏水喝,从内服外敷双管齐下,会对疏肝和胃有一定作用。适应症、禁忌、注意事项等请收看本期节目。
- 了解该症状的其他症状起因:
功能性便秘 的相似症状
更多>>医疗资讯
功能性便秘 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