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枕畸形
复禾健康 > 症状查询 > 颈部 > 寰枕畸形

颈椎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90问

来源:复禾健康网

颈椎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90问   一、颈椎病的基本知识     颈段脊柱由7个颈椎、6个椎间盘(第1、第2颈椎间无椎间盘)和所属韧带构成。上连颅骨,下接第1胸椎,周围为颈部肌肉、血管、神经和皮肤等组织包绕,俗称“脖子”或“脖颈”。从侧方观察,颈椎排列呈前凸弧度。虽然颈椎在脊椎椎骨中体积最小,但它的活动度和活动频率最大,而且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复杂,所以容易引起劳损和外伤,导致颈椎病。     除第1、第2颈椎结构有所特殊外,其余颈椎与胸、腰段椎骨大致相似,均由椎体、椎弓、突起(包括横突、上下关节突和棘突)等基本结构组成。椎体在前,椎弓在后,两者环绕共同形成椎孔。各椎孔目连构成椎管,其中容纳脊髓。椎体上面周缘的两侧偏向后方,有脊状突起,称为钩突。钩突与相邻的上一椎体下缘侧方的斜坡对合,构成钩椎关节(亦称椎体半关节——Iuschka关节)。此关节能防止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但当因退变而发生骨质增生时,增生的骨刺则可能影响位于其侧方的椎动脉血液循环,并可压迫位于其后方的神经根。钩椎关节退变可较早出现。由于该关节位于椎间边缘部,在颈椎作旋转等运动时,局部的活动度较大,两侧的钩状突起呈倾斜面,局部椎间隙较窄,颈椎活动所产生的压力和剪力常集中于此。椎弓根上、下缘的上、下切迹相对形成椎间孔,有颈脊神经根和伴行血管通过。通常颈脊神经仅占推间孔的一半,在骨质增生或韧带肥厚时,孔隙变小、变形,神经根就会受到刺激和压迫.产生上肢疼痛、手指麻木等症状。颈椎的横突较短,其中间部有横突孔,除第7颈椎横突孔较小外,其余均有椎动脉通过。当颈椎发生骨质增生等病变时,可导致椎动脉血液动力学方面的改变,影响大脑血液供应,产生眩晕、恶心等换状。     颈段各椎骨间以韧带、椎间盘和关节等互相连结。椎体自第2颈椎下面起,两个相邻椎体之间,由具有弹性的椎间盘连接;椎体与椎间盘的前后有前、后纵韧带及钩椎韧带等连结;椎弓间则通过关节突关节、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和项韧带、横突间韧带相连结。颈椎的韧带多数由胶原纤维组成,承担颈椎的大部分张力负荷。除黄韧带外,其余大部分韧带延展性低,是颈椎内在稳定的重要因素。韧带的弹性,一方面保持颈椎生理范围内的活动;一方面又有效地维持各节段的平衡。黄韧带在颈椎后伸运动时缩短、变厚,屈曲时延伸、变薄。年轻人的黄韧带在压应力作用下缩短、增厚,不易突入椎管,但随年龄增长,黄韧带弹性降低,则易折曲而不缩短,突入椎管产生脊髓压迫。椎间盘的生理功能除了连接相邻颈椎外,更重要的是减轻和缓冲外力对脊柱、头颅的震荡,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参与颈椎的活动,并可增加运动幅度。     颈部椎间盘的总高度约为颈部脊柱高度的1/5—1/4,颈椎间盘的前部较后部高,从而使颈部脊柱具有前凸曲度。纤维环位于椎间盘的周缘部,由纤维软骨构成。纤维环前、后部的钱层纤维与前、后纵韧带分别融合在一起。纤维环的前部较后部厚。髓核的位置偏于后方,临近窄而薄弱的后纵韧带,这是椎间盘容易向后突出的因素。在扭曲和压缩力作用时,颈椎间盘可因纤维环破裂而突出。颈椎间盘发生变性突出或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均可直接压迫脊髓,产生下肢麻木(后中央突出可致两侧下肢麻木)、头重脚轻,甚至肢体瘫痪等症状。     在颈椎中,我们将第1、第2颈椎,即寰、枢椎称为特殊颈椎。寰椎呈不规则环形,由一对侧块、—对横突和前、后两弓组成,上与枕骨相连,下与枢椎构成关节。其解剖特点有:位于侧块两端的形似三角形的横突上,有肌肉与韧带附着,对头颈部的旋转起平衡作用;横突孔位于其基底部偏外,较大,有椎动脉和椎静脉从中穿行;后弓上方偏前各有一斜行深沟通向横突孔,椎动脉出第1颈椎横突孔后沿此沟走行;前、后弓均较细,特别是与侧块相连处,易受暴力而导致该处骨折与脱位。枢椎是因椎体上方有一称之为“齿突”的柱状突起,且齿突具有“枢”的作用而获名。其解剖特点有:齿突原为寰椎椎体的一部分,发育中发生分离且与枢椎融合,所以较易出现齿突缺如、中央不发育、寰椎与枕骨融合、寰枢融合等畸形和变异,并由此引起该区域不稳定而压迫脊髓;齿突根部较细,在外伤时易骨折而导致高位截瘫危及生命。除了第l、第2颈椎之外,第7颈椎的棘突也与其它颈椎有所不同。该棘突长而粗大,无分叉而有小结节,明显隆起于颈椎皮下,成为临床上辨认椎管的骨性标志,因此,人们也称其为隆椎。第7颈椎横突若过长,或有肋骨出现(称为颈肋)时,往往可引起胸腔出口狭窄综合征。     由上所述不难看出,颈椎的损伤和颈椎病的形成与颈椎正常解剖、生理特点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人们只要稍稍注意观察就不难发现,颈椎的活动范围要比胸椎和腰椎大得多,如头前屈后伸(仰)、左右侧屈、左右旋转及上述运动综合形成的环转运动。那么,正常人的颈椎活动范围到底有多大呢     在医学上,关节活动范围称为关节活动度,一般用量角器进行测定。测量时颈部自然伸直,下颌内收。一般而言,颈椎的前屈、后伸(俗称低头、仰头)分别为45°。实质上,前屈、后伸运动是上一椎体向内下的下关节面与下一椎体向后上的上关节面间前、后滑动的结果。过度前屈受后纵韧带、黄韧带、项韧带和颈后肌群限制,过度后伸则受前纵韧带和颈前肌群的约束。颈椎的屈伸活动主要由第2—7颈椎完成。左、右侧屈各为45°,主要依靠对侧的关节囊及韧带限制过度侧屈。侧屈主要由中段颈椎完成。左、右旋转各为45°,主要由颈椎第1、第2(即寰、枢椎)关节来完成。而环转运动则是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连贯完成的结果。点头动作发生在寰-枕关节。摇头动作发生在寰-抠关节(见图3)。颈椎的活动度个体差异较大,与年龄、职业、体型和锻炼情况有一定关系。一般年龄增长,颈部活动逐渐受限。一般情况下先为后神运动受限,前屈最后受累。颈椎病可导致颈椎各方向的活动范围缩小。     从某些颈椎疾患的X线片上,常常可以见到颈椎前凸生理曲度变直,甚至“反张”。那么,什么是颈椎的生理曲度呢     正常脊柱各段因人体生理需要,均具有一定的弯曲弧度,称为生理曲度。胸段和骶段凸向后方,在婴儿出生后即存在,称为原发曲度;颈段和腰段凸向前方,往往是当幼儿能抬头及站立时才逐渐形成,称为继发曲度。继发曲度的形成,一般是由于负重后椎体及椎间盘前厚后薄(以椎间盘为主)所致。颈椎的生理曲度,主要是第4、第5颈椎间盘前厚后薄造成颈椎中段有一向前凸出的弧度,这在侧位X线片上看得很清楚。     测量颈椎生理曲度的方法为:沿齿状突后上缘开始向下,连每一椎体后缘成一弧线,再由齿状突后上缘至第7颈椎椎体后下缘作一直线,弧线的最高点至直线的最大距离为颈椎生理曲度的数值。正常范围大约在12毫米±5毫米范围内。大于17毫米为曲度增大,小于7毫米为曲度变宜,曲度后凸者为“反张”,同时存在两个曲度呈“S”形者为“双弧”改变。     颈椎生理曲度的存在,是为了增加颈椎的弹性,减轻和缓冲外力的震荡,防止对脊髓和大脑的损伤。在长期不良姿势和椎间盘髓核脱水、退变时,颈椎的前凸可逐渐消失,颈椎前凸曲线甚至可变直或反张弯曲,成为颈椎病X线上较为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逐年增加。有统计表明,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此摘,60岁左右则达50%,70岁左右几乎为100%,可见此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所谓颈椎病,其大致含义是: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颈椎位于头部、胸部与上肢之间、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由于不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所以极易发生退变。大约30岁之后,颈椎间盘就开始逐渐退化,含水量减少,并伴随年龄增长而更为明显,且诱发或促使颈椎其它部位组织退变。生物力学角度来看,第5—6、第6—7颈椎受力最大,因此,颈椎病的发生部位在这些节段较为多见。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与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颈椎病的发生与颈椎的解剖特点和生理功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的发生和加重与颈椎间盘的退变,并由此进一步造成的椎体及附件的变化有关。     颈椎间盘退变,一方向与人类由爬行到直立行走和劳动有关;另一方面与生活习惯、职业、全身情况及内分泌有一定关系。而且颈椎间盘退变,往往伴有腰椎间盘的退变。     颈椎病的发生和加重,还与生物力学有一定关系。颈椎的好发部位之所以最常见于第5—6颈椎,是由于头颈部的负荷(包括自身重量和各种运动的负荷)集中在下颈段,并以5—6颈椎的压应力最大,特别是长期低头伏案的工作者,第5-6颈椎常处于高压力、高扭曲力状态,这样第5—6颈椎最易、最早、最重地引起退变。当然还有其解剖基础,颈椎的椎管矢状径由上而下逐渐减小,最狭窄处为第5—6颈椎,而此处又恰为脊髓颈膨大所在。因此,一旦出现退变,则十分易出现症状。在颈椎骨质增生、韧带钙化等退化造成椎节制动后,生物力学方面的因素会进一步加重颈椎病的病情。颈椎屈曲时,其压力和扭曲力的最大承受椎节逐渐向下转移,而后伸时则逐渐向上转移,从而造成多节段的病变。此外,正常情况下,颈髓在椎管内其侧方和前、后方均有缓冲间隙,颈椎的退变产物可破坏颈髓在椎管内既松弛又固定的生物力学平衡,而产生脊髓受压症状。处于正常状态的椎动脉在侧屈、旋转时也可因关节—横突角度的自控作用而不至于造成同侧受压、对侧拉长的现象,但骨质增生、椎关节不稳等情况可使这种自控的生物力学作用丧失,造成同侧椎动脉受压或对侧受拉而出现症状。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颈椎病在某些人群中具有一定的高发性。那么,哪些人容易罹患颈椎病呢     从年龄上讲。伴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过多的慢性劳损会引起椎间盘变性、弹性减弱,椎体边缘骨刺形成,小关节紊乱,韧带增厚、钙化等—系列退行性病理改变。因此,中、老年人患颈椎病的较多。     从职业上讲。长期低头伏案工作或头颈常向某一方向转动者易患颈椎病。这些职业包括办公室工作人员、打字员、计算机操作人员、会计、刺绣女工、手术室护士、交通警察和教师等。虽然这些职业的工作强度并非很大,但由于工作姿势不当,长期低头,造成颈后肌群、韧带等组织劳损(低头时,椎间盘承受的内压较大),或头颈常偏于一侧引起局部劳损。因此,这些职业的工作人员颈椎病的发病率较高。     从睡眠姿势上讲。人的一生大约有1/4—1/3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当枕头过高、过低或枕的部位不适当时,不良睡眠姿势持续时间较长又不能及时予以调整时,易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关节平衡失调,张力大的一侧易疲劳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劳损。因此,喜欢卧高枕及有反复落枕病史者易患颈椎病。外,躺着看书、看电视等日常生活中不良姿势过多的人,也发生颈椎病。     有头部外伤史的患者也易患颈椎病。由于交通事故、慢性损伤导致的颈椎损伤,往往诱发颈椎病。外伤后的颈椎病年轻人较为多见,如体育活动中不适当的运动超过了颈部能耐受的量;军事训练中失手造成的颈部意外创伤等,往往会导致损伤后的椎间盘、韧带不能修复而发病。     有颈椎先天性畸形者,如先天性椎管狭窄、先天性椎体融合、颈肋和第7颈椎横突肥大等,易患颈椎病。咽喉部炎症时也可诱发颈椎病。     颈椎病为一慢性退变性疾患。因此,它的病理改变也是一个较长时期内发展、形成的。一般首先发生的主要病理变化是椎间盘变性,髓核的弹力减少、向四周隆凸,甚至突出或 脱出。颈椎间盘发生迟变后,其物理性能也发生相应变化。这变化包括耐压性和耐牵拉力降低。在颈椎间盘受到头颅重及头、胸间肌肉牵拉力作用时,由于椎间盘的耐压性降低,导致椎间盘突出;在颈椎作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旋转动作时,由于耐牵拉力降低,可导致椎体不稳定现象。慢性劳损、外伤和炎症等因素促发了纤维环的变性,周围的主要韧带也随之出现迟变。椎节松动、失稳,椎间隙变窄、内压升高和分布均匀,易使髓核向四周移位。在后纵韧带薄弱条件下,易突出于后方而形成髓核突出;若中央有裂隙,则可使髓核组织进入椎管,形成脱出。伴随上述病理改变的延续是骨刺的形成。骨刺来源于韧带、椎间隙血肿的机化、钙化。早期发生部位多于两侧钩突和椎体后上缘的钩椎关节,后期则见于每个椎骨缘。作为机体的防御功能,骨刺虽为非生理性产物,但在稳定椎节、消退局部反应和炎症上有一定意义。由于生物力学的特点,一般骨刺以第5—6颈椎居多,其次为第4—5、第6—7颈椎。骨刺可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椎动脉、脊髓等。椎体前缘骨刺除极少数影响吞咽及使食管产生相应症状外,很少有临床意义。骨刺的形成是颈椎迟变进入难以逆转的标志。髓核的突出或脱出及骨刺的形成,进一步产生一些继发性的病理改变,如后缘骨刺或钩椎关节骨刺从前方侵占椎间孔的出口,引起脊神经根早期出现水肿、肿胀、渗出等反应性炎症,随后可逐渐出现纤维化,甚至变性。在临床上产生上肢疼痛、麻木为主的症状。椎体后方骨刺,向后隆起的纤维环,后纵韧带及周围组织的水肿、纤维化、软骨化和钙化等,均可造成颈神经和颈部脊髓受压,并根据压力强度和持续时间而相应发生变性、软化、纤维化等改变,产生—侧或两侧锥体束症状。当第6颈椎以上有向侧方增生的骨刺时,累及椎动脉的病理改变主要为机械性压迫与刺激引起椎动脉痉挛和血管腔狭窄,导致颅内供血不足的系列症状。此外,患部邻近组织可发生如后方小关节早期松动、移位、骨质增生,周围韧带松弛、变性、硬化及钙化等随病程发展而加剧的病理改变。     由于颈椎病病程较长,病理变化较多,临床表现也较为复杂。因此,医生在诊断颈椎病时要通过较全面、细致的检查,甚至要选择一定的特殊检查方法才可确诊。     医生接诊后,首光是询问病史。病史包括病因,有无外伤史,首发症状的性质、时间,症状的演变过程及曾经接受过的治疗和疗效等。特别是首发症状的性质与特点、症状演变过程,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例如:早晨起床后颈部疼痛,活动后减轻,同时伴有腰部疼痛的,一般考虑为骨质增生性改变所致;颈部有不适感或酸痛,可能表明颈椎间盘退变,一侧上肢麻木或由疼痛开始发病,往往为钩椎关节不稳或骨质增生;猝倒起病的,多为椎动脉第2或第3段受压或受刺激所致。     医生进一步的工作是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包括局部是否有压痛点、颈椎活动范围及一些颈椎试验检查。此外,为了定位诊断或鉴别诊断,对感觉、运动、反射等神经系统方面的检查,有时也酌情予以选择。例如:手部和上肢的感觉障碍分布区,与受累颈椎椎节定位有直接关系。因此,通过感觉障碍分界、积度及除痛觉之外其它感觉,如温觉、触觉及深感觉的检查,均有助于诊断。运动检查,主要是进行肌张力、肌力、步态等方面的检查。反射检查,一般包括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肱桡肌反射等深、浅反射及霍夫曼征等病理反射。     常规的辅助检查。主要为X线检查,可拍摄颈椎正位、侧位、斜位平片,也可拍摄动力性(过屈、过伸)侧位片。特殊的辅助检查,有断层摄影(或称体层摄影)、脊髓造影、椎动脉造影CT、磁共振成像等。另外,为了鉴别诊断,可根据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肌电图、脑血流图等项检查。     颈椎病的分期、分型,可根据病理变化或临床特点加以区分。在临床上一般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食管压迫型及交感神经型。临床症状与X线片均符合颈椎病者可确诊;有临床表现,在X线片上无异常者,可在除外其它疾患的前提下诊断;临床上无症状、体征,X线片上异常者,则不应仓促下诊断。在临床具体表现上,上述几型往往混合在一起出现,尤其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因椎动脉周围有大量交感神经纤维包绕,故此两型常合并存在。     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一旦有颈部不适、手臂麻木、下肢无力、头晕等症状时,就应该去医院就诊,通过上述的一系列检查,以明确诊断。 棘突间压痛:即在上、下棘突之间凹陷处有压痛。这对颈椎病的定位关系密切,尤其是早期压痛点的位置,往住与受累椎节相一致,后期则因椎间关节周围韧带钙化、骨刺形成而不明显。 椎旁压痛:即在棘突两侧1.0厘米一1.5厘米处压痛。检查时沿棘突两旁由上而下、由内及外按顺序进行。椎旁压痛点多见于下段颈椎横突与第1、第2颈椎旁,基本上沿斜方肌走行,通常反映脊神经受累。 其它部位的压痛:肩部附近的压痛,表示肩部受累;锁骨上窝的压痛,多见于前斜角肌综合征;乳突和枢椎棘突之间的压痛,多提示枕大神经受累。 颈椎活动范围检查。可以通过颈部前屈、后伸、旋转与侧屈活动,用量角器测量后,根据正常活动范围,判断是否有活动受限。一般神经根型、颈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屈伸和旋转活动易受限。 前屈旋颈试验:先让患者头颈部前屈,然后向左、右方向旋转活动,如果颈椎出现疼痛即属阳性。阳性结果一般提示颈椎小关节有退变。 椎间孔挤压试验和椎间孔分离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又称压头试验。具体操作方法为,先让患者将头向患侧倾斜,检查者左手掌心向下平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拳轻轻叩击左手背部,使力量向下传递。如有神经根性损伤,则会因间孔的狭小而出现肢体放射疼痛或麻木等感觉,此即为阳椎间孔分离试验,又称引颈试验。与椎间孔挤压试验相反疑有神经根性痛,可让患者端坐,检查者两手分别托住其下颌,并以胸或腹部抵住其枕部,渐渐向上牵引颈椎,以逐渐扩大椎间孔。如上胶麻木、疼痛等症状减轻或颈部出现轻松感则为阳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一般两者均为阳性。 臂丛牵拉试验:患者坐位,头稍前屈并转向健侧(颈部无症状侧),检查者立于患侧,一手抵于颈侧顶部,并将其推向健侧,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手腕将其牵向相反方向,如患者出现麻木或放射痛时,则为阳性,表明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可能。 旋颈试验:又称椎动脉扭曲试验,主要用于判定椎动脉状态。具体操作方法为,患者头部略向后仰,作向左、向右旋颈动作,如出现眩晕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症时,即为阳性该试验有时可引起患者呕吐或猝倒,故检查者应密切观察以防意外。 肌张力:即为肌肉松弛时在被动运动中所遇到的阻力。颈椎病的肌张力检查,主要有肢体下坠试验和上肢伸举试验。检查前者时患者仰卧,闭目,检查者举起一个肢体后突然放开,肌张力高者坠速缓慢,肌张力减退者则快。检查后者时患者闭目,双臂平伸。有锥体束张力痉挛或小舞蹈症者,前臂渐趋内旋;有锥外强直者,患肢向中线偏移;有小脑疾患者,则向外偏移;轻瘫者,患肢逐渐下沉;严重深感觉障碍者,则手指呈不自主蠕动。 肌力:颈椎病患者由于神经根或脊髓不同程度受损,可造成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及手部小肌肉等肌肉力量减弱或萎缩、无力。此外,颈椎病患者若长期颈部肌肉痉孪、活动受限,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颈部肌肉,如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的力量。因此,对颈椎病患者作上述肌肉力量检查是颇有意义的。常用的有徒手肌力检查方法。该方法在临床上应用较为方便。其测定分为6级,其中,5级为抵抗充分阻力达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4级为抵抗部分阻力达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3级为能抵抗重力达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2级为不能抵抗重力达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1级为轻度肌肉收缩;0级为肌肉不收缩。 反射和病理反射检查。反射—般包括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肱桡肌反射等。常用的病理反射检查有霍夫曼征、掌颏反射、巴彬斯基征等。这些病理反射,均为上位神经元受损后使节段性反射亢进,甚至原来已被抑制的反射再现而产生。在进行病理反射检查时,要注意观察深、浅反射是否同时有异常,对于霍夫曼征,要注意少数正常人也可出现阳性,只有明显的阳性或两侧不对称时,才具有临床意义。     线检查。X线检查是确诊颈椎病的常规性检查,也是选择治疗方法的最基本依据。通常拍摄以下4种位置的X线片: 正位片:主要观察两侧钩突有无骨质增生及其它异常,椎间隙有无狭窄及狭窄的程度,棘突有无偏歪或其它异常等。 自然侧位片:着重观察颈椎的生理曲度、椎间隙改变、骨刺及测量椎体矢状径与椎管矢状径。颈椎生理曲度的消失或向后方反向隆凸,往往提示有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等急性伤或是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尤其是急性期)。正常情况下椎体前缘椎间隙间距平均为3.8毫米± 0.5毫米,后缘椎隙为1.9毫米±0.28毫米。椎间盘退变早期,由于韧带松可表现为椎体前缘椎间隙增宽,但随着病情发展,椎间隙则渐变窄,且日益明显。骨刺一般出现在椎体前、后缘,部位以5—6颈椎、第4—5颈椎和第6—7颈椎多见。骨刺的形态不一,一般以唇样增生较为多见。椎体矢状径为椎体前缘中点椎体后缘连线的垂直线,正常人在第4—7颈椎段为18毫一22毫米;椎管矢状径为椎体后缘中点到椎板连线中点的短距离,正常人在第4—7颈椎段为15毫米一18毫米。通过X线片对椎体矢状径和椎管矢状径的测量,可以判定骨性管是否狭窄。用绝对值判定的标准为:椎管矢状径小于10米为绝对狭窄,10.1毫米一12毫米为相对狭窄,12.1毫米14毫米为临界椎管,大干14毫米为正常。但由于人体骨骼大小的差异和X线片放大系数不一,绝对值的判定方法有一定的欠缺。因此,可选择比值法进一步判定。比值法公式:椎管比值=颈椎椎管矢状径(毫米)/颈椎椎体矢状径(毫米),正值为大于0.75,小于0.75为椎管狭窄。 动力性侧位片:在自主地过屈和过伸条件下,动力性侧位片较自然侧位片对于颈椎病早期、中期的诊断更有帮助。颈椎病早期和中期,椎间盘的退变造成椎间隙松动,这种椎节不稳定在动力性侧位片上,可表现为颈椎前屈时上一椎体的前下缘超过下—椎体的前上缘,后伸时则相反。临床上将这一现象称为“梯形变”或“假性半脱位”。 斜位片:左、右侧斜位分别拍摄,主要观察椎间孔的矢径、高度和钩椎关节的骨质增生情况。正常人第4—7颈椎椎间孔的矢径平均为6.5毫米土1.0毫米,若钩椎关节有骨刺形成,则表现为推间孔变形、变小。     此外,通过X线片还可以判定颈椎的排列有无异常或侧弯,是否有颈肋、第7颈椎横突过长、椎体先天性融合等畸形。通过张口位还可以显示策1、第2颈椎之间的关系是否变异。 其它特殊的影像学检查。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分型和鉴别诊断。 脊髓造影: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及除外椎管或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有帮助。 、磁共振成像检查:由于具有清晰的高分辨率,因而有利于发现颈椎的早期病理变化、微小变化和发生在小关节上的改变。特别是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的改变,如脊髓组织受压情况,椎间盘突出的位置、移位方向、大小显示更为清晰,对颈椎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更有帮助。     值得提出的是,特殊影像学检查,如CT、磁共振成像等由于费用昂贵,一般仅在需要进一步定位检查或鉴别时才使用。临床上检查往往是先以临床表现、X线片为基础,然后再考虑是否应用脊髓造影、CT、磁共振成像检查。     颈椎病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常相互询问病情。他们会发觉各自的症状、体征不尽相同,有的是以脖子僵硬、活动受限、颈肩部疼痛为主;有的是以上肢无力、手指麻木为主;有的或是头痛、头晕、恶心,或是下肢无力、行走不稳;还有的甚至瘫痪、大小便失禁;也有的是上面几种症状兼而有之。那么,为什么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会如此多种多样呢     如果对颈椎的正常解剖生理和颈椎病的病理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就不会大困难。由于颈椎的解剖特点和颈椎病的病理改变,才造成了临床上颈椎的表现复杂多样。不过,因为每个患者病理改变的差异和影响程度的不同,某些症状往往相伴出现,并有一定规律可循。所以,临床上基本根据患者的表现给予不同的分型。具体各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如下: 颈型。颈椎间盘退变,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急性损伤,小关节错缝等,是本型的基本病因。引起颈椎局部或放射地产生颈部酸痛、胀麻等不适感,大约有半数患者由此可生颈部活动受限或被迫体位。患者一般主诉为头、颈、肩、臂部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 神经根型。由于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和后关节退变,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或压迫,在临床上产生上肢无力、手指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一般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具有较典型的一侧上肢麻木、疼痛的症状,而且症状的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椎间孔挤压试验、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棘突旁侧压痛伴患侧上肢放射痛。 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刺、椎体移位韧带肥厚、脊髓损伤等因素造成脊髓受压和缺血,引起脊髓传导功能障碍。它又可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两种。中央型的发病是从上肢开始,向下肢发展;周围型的发病是从下肢开始向上肢发展。此两型均又可分轻、中、重3度。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髓性异常感觉,运动、反射障碍,如下肢无力、抬步沉重感、跛行、腱反射亢进,甚至可出现痉孪性瘫痪、大小便失禁。 椎动脉型。由于钩椎关节退变,或是椎间盘退变,颈椎总长度缩短,椎动脉与颈椎长度平衡被破坏,刺激、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从而产生偏头痛、耳鸣、眩晕、视力减退、猝倒等症状。旋颈试验阳性。 交感神经型。若椎间盘退变,刺激或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则可引起一系列交感神经反射性症状,如恶心、眼花、耳鸣,心动过速等。该型往往与椎动脉型伴发,有时很难独立诊断。 食管压迫型。即为椎体前缘鸟嘴样骨刺压迫食管所致。主要临床症状有吞咽困难及声嘶症状。 混合型。临床上常常有上述几型的症状混合存在,这种混合存在的现象使颈椎病的临床表现更为复杂。     某些颈椎病患者除了上述各种各样的症状之外,还会出现血压升高或降低、心绞痛、心律失常、视野缩小、听力障碍、乳房疼痛等特殊症状。这些症状有时被称为“颈性血压异常”、“颈性心绞痛”等,使得本来就较为复杂多样的颈椎病临床表现更显得扑朔迷离。     因为这些特别症状有时可由其它各种各样的病症引起,所以,在考虑是否由颈椎病引起时,首先要经过详尽、细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反复分析、鉴别之后方可下结论。     一般而言,这些症状往往伴有颈椎病的其它症状和体征,X线片上有较为典型的颈椎病表现。症状的产生和严重程度与头颈部的活动、位置、颈椎病的轻重程度有较密切的关联;而反过来,产生这些症状的本身脏器并无器质性的异常,也无其它原因可循。例如“颈性视力障碍”,单纯眼科检查查不出原因,眼部症状与颈椎病症状相继出现,两者病情变化关系密切,眼科治疗手段无效,而这种症状与头颈部姿势改变有明关系,在某一种特殊头位时,眼部症状和颈椎病症状可同时缓解,而其它姿势时,则可能两者均加重。按照颈椎病治疗,视力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颈椎病的这些特殊症状往往与颈椎病的病理改变有密切关系。血压异常往往是颈椎病所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部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引起;心绞痛则是因为颈椎病刺激心交感神经或支配横脑及心包的第4颈神经根受累所致;视障碍则与颈椎病造成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椎基底动脉不足有关;乳房疼痛则可能为支配的神经根受累产生。     过去,这些特别症状很少被考虑为颈椎病的症状,往往仅是在颈椎病治疗过程中缓解了才被认识。近几年来,随着椎病的进一步研究和深入探讨,这些特别症状才不断被重视,从而避免了许多诊断、治疗上的弯路。当然,值得再次提出是,必须与引起上述症状的其它疾病作严格的鉴别后方可结论,以防误诊、误治。     有不少颈椎病患者有眩晕症状。症状发作时,可有旋转,摇晃等感觉,而且眩晕的发生、发展及加重。与颈部活动势改变有直接关系,尤其是在突然转头或颈部旋转时诱发或加重,转向某一侧易导致发作,而转向对侧则能缓解症状有人将这种眩晕称为一过性眩晕。严重的患者,甚至可以产生猝倒现象。猝倒发作前多无任何先兆,患者常处于某一体位,头颈转动时,突然感到头昏、头痛,两下肢随即发软无力跌倒在地。发作过程中无意识障碍,跌倒后可自行爬起。 眩晕症状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个主要症状,其发生率约占本型病的70%,猝倒则占5%一10%。要了解椎动脉型颈椎病为什么会发生眩晕症状,就必须从椎动脉的解剖说起。     椎动脉自锁骨下动脉发出后,分4段经枕骨大孔进入颅腔。第1段(颈段)自锁骨下动脉发出至进入横突孔之前的部分,第2段(椎骨段)为穿经颈椎横突孔的部分,第3段(枕段)自寰椎横突孔穿出至进入颅内部分,第4段(颅内段)为其进入颅腔的部分。双侧椎动脉供给大脑血流量约占总数的10%一15%,供给脊髓、脊神经根等组织的血流量约占总数的90%。颈椎屈伸时对椎动脉张力影响不大,不会引起供血障碍,但在向一侧旋转和侧屈时,因增加了该侧椎动脉张力,以致供给大脑的血流量减少,此时,正常人可由另一侧椎动脉代偿,以保证大脑、脊髓、脊神经根等的正常血液供应。而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则可能由于动力性因素、机械性因素、血管因素等原因,使患侧椎动脉的代偿能力丧失而产生眩晕。     动力性因素,一般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早期或轻型的病因。由于椎节失稳后钩椎关节松动、变位,影响侧方上、下横突孔,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引起血管痉挛、狭窄、扭曲或折曲改变。机械性因素,则是中、晚期的病因。钩椎关节骨质增生、髓核脱出等直接压迫椎动脉而产生症状。血管因素,除年龄增大后血管弹性回缩力量减弱,动脉硬化性改变及血管变异等加速病变过程的原因外,椎动脉还会因颈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而造成其相对过长的问题,这一失衡可进一步产生椎动脉折曲、增粗及弯曲等改变,从而影响椎动脉血流。     椎动脉型颈椎病就是由于上述原因而产生的以眩晕为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综合征。除了眩晕、猝倒等症状外,常见的症状还有偏头痛、耳鸣、视力模糊等。由于椎动脉周围附有大量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而同时累及自主神经系统,所以常伴发胃肠、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紊乱等自主神经症状。     但是,眩晕症状并非是椎动脉型颈椎病所独有,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眼科等许多疾病也可出现眩晕症状,如耳源性性眩晕、脑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外伤性眩晕、躯体疾病引起的眩晕及神经官能症等。加上椎动脉其余任何一段病变缺血也可引起这些症状,且许多症状又易与其它多种疾病相混淆,确诊椎动脉型颈椎病则较难。     在临床上对其加以确诊,—是要注意患者是否同时伴有颈痛、颈部活动受限等常见的颈椎病一般症状,X线片上是否有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椎间孔变形变小、椎节梯形变等改变或有否颈椎畸形;二是注意鉴别诊断。本型颈椎病,因发作时与梅尼埃病等其它眩晕症有相似之处,故在诊断上有时需要进行耳前庭功能试验、听力等专科检查,以便鉴别。诊断老年人患此型颈椎病时,还应考虑血管弹性和血管硬化等因素。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参考诊断标准为:①有以眩晕为主的椎—基底动脉缺血症和(或)曾有猝倒发作;②旋颈试验阳性;③X线片上显示椎用关节失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④伴有不同程度的交感神经症状;⑤除外耳源性或眼源性等其它眩晕;⑥除外椎动脉第l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⑦除外神经官能症、颅内肿瘤等其它疚患;⑧椎动脉血流图及脑电图仅有参考价值,确诊需要借助椎动脉造影结果。椎动脉造影主要的征象为椎动脉狭窄,即在病变节段椎动脉丧失原来形态,较相邻节段细,并可有移位;或是受压部位弯曲、迂回或阻塞。椎动脉造影对手术定位和手术方式选择有益。此外,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获得更为满意的椎动脉影像。     有不少患者常以手指麻木的症状前来就诊,经过检查发现,造成手指麻木的根源是颈椎病。颈椎病患者的手指麻木有一定的特征性,或是桡侧(拇指、食指或合并中指),或是尺侧(小指、无名指或合并中指),或是5个手指,有时不仅指尖发麻、感觉迟钝,甚至累及前臂、上臂,同时常伴有握力降低的现象。那么,颈椎病患者的手指麻木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由于颈椎病患者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如髓核突出或脱出,后方小关节骨质增生,钩椎关节的骨刺形成和小关节松动与移位,均可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牵拉与压迫,可导致脊神经根和周围组织的反应性水肿、根管狭窄及可能的根袖处粘连,产生手指麻木症状。这些病理变化相互影响,可使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在第5—6颈椎节,即第6颈脊神经根受累时,往往为前臂桡侧、拇指发麻;在第6—7颈椎节,即第7颈脊神经根受累时,可为食指、中指发麻;在第7颈一第1胸椎节,即第8颈脊神经根受累时,则可使小指、无名指有麻木感;若同时累及第5—6颈、第6—7颈、第7颈一第1胸椎节时,则可能5个手指均发麻。从解剖学来看,脊神经前根受压,易发生肌力改变,后根累及则发生感觉障碍,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多为两者并存,即手指麻木合并握力下降。这是由于在狭小的根管内,多种组织密集,力的对冲作用和局部的无菌性炎症使得前根和后根同时受累,只是因为感觉神经纤维的敏感性较高,在症状上更早一些表现而已。     因为颈椎下段活动较大、较频,所以,以手指麻木为主要症状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较高,占各型颈椎病总数的60%以量。各年龄组均可见到。性别间也无显著差异。症状可伴随病程逐渐加重,可因外伤、颈部过度活动、卧姿不良等诱因反复发作。     神经根型颈椎病,除手指麻木、握力下降等症状外,还可有臂部的放射痛、上肢皮肤知觉改变、臂丛牵拉试验阳性、腰反射减弱或消失、大鱼际肌或骨间肌萎缩等其它症状和体征。该型颈椎病的参考诊断标准为:①具有典型的神经根型症状(麻木、疼痛等),且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②椎间孔挤压试验、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棘突旁压痛伴患侧上肢放射痛;③X线片上可显示颈椎曲度改变、椎节失稳、椎间隙变窄、病变椎体节段骨刺形成、椎间孔缩小;④痛点封闭无明显效果(诊断明确可不做此试验);⑤临床表现与线片上的异常所见在节段上相一致;⑥除外颈椎结核、肿瘤等颈椎骨髓其它实质性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肩周炎、网球肘、肱二头肌腱鞘炎、腕管综合征及尺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受损等以上肢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患。     有些颈椎病患者除了颈部不适等症状外,最明显的特征是下肢无力、麻木、发紧、抬步沉重感等症状,逐渐还会出现跛行、颤抖、步态摇晃、容易跌倒等现象。这种下肢症状就是颈椎病病理变化累及脊髓后的表现,即颈椎病脊髓型,特别是其周围型所特有的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原理,主要有动力性因素、机械性因素、血管因素和先天发育因素等4个方面: 动力性因素。椎节失稳、松动,后纵韧带膨隆、皱褶,髓核后突和黄韧带肥厚前凸等突向椎管腔而致脊髓受压。这些情况可因体位的改变而消失。 机械性因素。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髓核突出或脱出后形成粘连、机化,可造成对脊髓的持续性压迫,或当颈椎活动时,脊髓在凸出部位来回磨擦,均可使脊髓受压或受刺激而产生症状。 血管因素。脊髓的血液供应是保持脊髓完成各种复杂活动的重要基础,一旦某些血管因遭受压迫或刺激而出现痉挛、狭窄,相应支配区缺血,产生瘫痪症状。 先天发育因素。颈椎椎管矢状径先天性发育狭窄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     下肢症状往往是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和早期症状,是由上述病因对锥体束的直接压迫或局部血液供应减少、中断所致。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有时可呈进行性加重,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性功能丧失及痉挛性瘫痪等后果。当然,有部分脊髓型患者,也可由于锥体束深部被累及,而首先出现以上肢症状为主,然后才波及下肢。上肢症状主要为手的动作笨拙、细小动作失灵(穿针、写字发生困难)、手抓握功能降低、持物坠落等。同时,脊髓型还有生理反射异常、病理反射出现等体征。如上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桡反射和下肢膝反射、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早期可亢进或活跃);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肛门反射减弱或消失;霍夫曼征、掌颏反射及林米特征(即屈颈试验,患者直立,屈颈或伸颈片刻,即出现上肢触电样麻木,并沿躯干向下放射到小腿及足部)阳性等。     脊髓型颈椎病的参考诊断标准为:①临床上有脊髓受压表现,分中央型、周围型和中央血管型。症状从上肢开始,波及全身的为中央型;症状由下肢开始,波及全身的为周围型;上、下肢同时出现症状的为中央血管型,又称四肢型。各型分轻、中、重3度;②X线片显示椎管矢状径狭窄、骨质增生、椎节不稳及梯形变;③除外肌萎缩型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空洞症、脊髓损伤、脊髓结核、颅底凹陷症、继发性粘连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④对个别鉴别诊断有困难者,可作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及脊髓造影检查;⑤可根据病情需要选择CT、磁共振成像及数字减影等特殊检查。虽然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率较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低,约占各型总数的10%-15%,但因为它症状严重,且呈慢性进行性发展,所以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一旦误诊,会延误治疗时机。无论医生还是患者,对脊髓型颈椎病都应予以高度重视。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来说,及时、准确地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有些患者因颈肩背部反复疼痛而怀疑自己是否得了颈椎病。其实引起慢性颈肩背部疼痛的原因很多,如颈部扭伤、外伤、肩关节周围炎、落枕、慢性肌纤维组织炎、筋膜炎、韧带劳损等软组织疾患,均可引起颈肩背部疼痛。此外,畸形、感染、肿瘤、风湿性炎症、结核等也可以引起慢性颈肩背部疼痛。那么,如何才能与颈椎病相鉴别呢     颈部扭伤和落枕往往由于颈部活动不当或睡眠体位不良导致局部肌肉被扭伤。压痛点不像颈椎病位于棘突部,而是位于肌肉损伤部,以肩胛内上方多见,且伴有肌肉痉挛,可触及压痛明显的条索状痉挛肌束。颈部牵引不像颈椎病那样症状消失或缓解,反而疼痛加剧;对封闭疗法有明显效果。     肩关节周围炎疼痛往往在肩关节处,颈部症状仅为受牵拉后产生。其特征为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X线片表现无明显颈椎病理改变。但有时与颈椎病伴发,在诊断上易造成混淆。     肌纤维组织炎则有风寒、潮湿、劳累、扭伤等明显诱因。局部肌肉僵硬,以酸痛为主,范围较大,多无固定压痛,按揉有明显舒适感。     上述慢性颈肩背部疼痛,主要容易与颈型颈椎病相混淆。颈型颈椎病除了上述颈肩背部酸痛、沉胀等不适感外,还有颈部“军人立正体征”(即颈部不自然伸直,生理曲度减弱或消失)的特点。其诊断标准为:①主诉为头、颈、肩、背、臂疼痛,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②X线片上显示颈椎生理弧度改变,动力性侧位片上可显示椎间关节不稳、松动(轻度的梯形样改变);③除外上述非椎间盘退变所致的颈肩背部疼痛疾病。     总之,是否是颈型颈椎病,可根据患者发病情况、诱因、病史、体征、X线片及其它辅助检查加以区别,尤其是X线片,在鉴别诊断上具有较高的价值。     食管压迫型颈椎病除了有颈椎病的其它症状之外,主要症状是吞咽因难。造成这一症状的病理基础,主要是颈椎椎体前缘的骨刺形成。当颈椎间盘退变向前突出,造成前纵韧带及骨膜下的撕裂、出血、机化、钙化时,则最后可在颈椎椎体前缘形成骨刺。当然,因为颈椎椎体的前方为疏松结缔组织和富于弹性的食管,中间的缓冲间隙较大,所以,即使颈椎椎体前缘形成骨刺也未必一定会产生吞咽困难。但在下列情况下则容易产生:①颈椎椎体前缘骨刺过大,并超过椎体前间隙及食管本身所能承受的缓冲与代偿能力时;②骨刺生成迅速,这时即使骨刺较小,但周围的软组织来不及适应和代偿,也容易因为局部平衡失调而产生症状;③食管本身就存在炎症或其它异常情况,也容易在小体积的骨刺时产生症状;④位于比较特殊的解剖位置,如第6颈椎处,此处为隔膜部食管,与环状软骨较为固定,故较小的骨刺也可引起症状。     在吞咽困难早期,可表现为吞咽硬质食物时困难及食后胸骨后有异常感,如烧灼、刺痛等,逐渐可影响饮食和流食的进食。吞咽困难程度可分为3度:轻度为早期症状,表现为颈部后伸时症状出现,颈部前屈时症状消失;中度为吞咽硬质食物时困难,但可吞咽流食和软食;重度为仅可进水或汤。其中以中度吞咽困难较为常见,且80%伴有脊髓、脊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的症状。     食管压迫型颈椎病,在X线侧位片上可显示椎体前缘的骨质增生,典型者可呈鸟嘴样。好发部位为第5—6颈椎,其次为第6—7、第4—5颈椎。食管钡餐检查,可清晰显示食管受压的部位与程度。食管受压的程度除了与骨质增生的大小成正比外,还与颈椎的活动有关。颈椎前屈位时,食管处于松弛状态,钡剂容易通过;后伸位时,食管处于紧张与被拉长状态,钡剂则不容易通过。其诊断标准为:①吞咽困难,早期不易吞咽较干燥的食物,颈椎前屈时症状缓解;②X线平片显示椎体前缘骨质增生,食管钡餐显示食管受压引起痉挛或狭窄;③除外食管癌、食管炎、贲门痉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食管憩室等疾患。必要时可应用纤维食管窥镜检查,但检查时颈部避免过伸位,以免发生食管穿孔或脊髓损伤。     颈椎部位X线片上若有密度增高的表现,则一般提示颈椎部位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有不少患者由此就怀疑自己得了颈椎病。那么,颈椎骨质增生是否就一定是颈椎病呢     从颈椎骨质增生起因来看,颈椎部位的骨质增生只是由于颈椎为了适应长期的运动和负荷而产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变化。这种退变是随着人的发育、生长与成熟的同时,逐渐产生的,伴随着年龄增长,这种骨质增生似乎是老年人所共有的表现。除了颈椎之外,活动关节特别是负重关节也均可见到这种现象。在大多数情况下,颈椎骨质增生并不预示着骨刺可能或已经压迫神经、脊髓,临床上也可能不产生任何症状。所以,颈椎骨质增生只是人体整个退变过程中的一种表现而已。     但是,一旦颈椎骨质增牛后,使得椎管、椎间孔、横突孔等变得狭窄,造成脊髓、脊神经根和椎动脉的刺激与压迫,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时,这就不是单纯的颈椎骨质增生,而是名副其实的颈椎病了。     所以,颈椎病的病理变化可有骨质增生,但有骨质增生并不一定都得颈椎病。另外,颈椎病的严重程度也并非与骨质增生的有无和大小成正比,而是要看其病理变化刺激或压迫部位。在临床上,医生一般要通过病史、症状、体征、X线片等检查、综合分析后才会作出诊断,而不能单靠X线片上有否骨质增生便下颈椎病的诊断。所以,单纯X线片上的骨质增生仅仅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一些参考。     有较多的颈椎病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一般都可发现曾有过不同程度的头颈部外伤史。有人曾调查过数千名颈椎病患者,发现具有明显头颈部外伤史者超过半数。显然,头颈部的外伤与颈椎病的发生和加重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头颈部的外伤除了可以造成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甚至四肢瘫痪等较为严重的损伤外,尚可造成急性髓核突出或脱出、前纵韧带损伤,或由于颈椎局部肌肉、韧带、椎间盘损伤造成的颈椎椎节不稳等病理性损伤。在这些损伤的痊愈过程中,由于血肿、炎性渗出物的纤维化、机化,或是骨折后骨痂的形成,都可在不同程度上导致椎间盘弹性降低、间隙变窄,颈椎小关节尤其是钩椎关节、后关节等处骨质增生,黄韧带等支持组织也可退变、增生、钙化,甚至可形成永久性的椎间孔狭窄、椎管狭窄。这些外伤后的退变可刺激、压迫相邻的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从而产生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易演变为颈椎病的头颈部外伤可由许多原因引起。一般分为交通意外损伤、运动性损伤、生活和工作中的意外损伤等。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交通意外事故一般为首发因素。通常情况下,主要是高速行驶的车辆突然刹车造成颈部损伤。这种损伤除了部分可致颈椎骨折外,还可造成“挥鞭样”颈椎、颈髓损伤。此类损伤的程度与车速、伤者站和坐的位置、有无系安全带、头面部方向及车辆本身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车速过快、邻近驾驶员的位置、未使用安全带和面部朝向行驶正前方或正后方的伤者,多数严重些。体育运动锻炼和军事训练中,过大负荷或不适当活动也可导致颈椎损伤,如足球赛中的头争顶球、游泳中的跳水、训练中的擒拿格斗意外失手等,均可加重颈椎负荷而致损伤。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可由于空间拥挤等情况造成头颈部碰撞,颈部过度前屈、后伸及侧屈而意外损伤。特别是有些颈部损伤是因为不得法的推拿操作所造成,广大医务工作者尤其应对这种医源性损伤予以高度重视。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头颈部的防护,防止潜在性的危险是极为必要的。例如:机动车高速行驶时要系好安全带,运动前作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等,均可避免或减轻头颈部的损伤。     至于头颈部损伤后多长时间可致颈椎病,病情严重的程度如何,则要看头颈部外伤的部位、严重与否及恢复程度等状况而定。一般来说,头颈部外伤后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对预防外伤性颈椎病有一定的帮助。     颈椎病患者颈背部触诊时,时常可沿棘突扪及质地较硬的条索状物,仔细触摸,有时尚可发现“剥离”现象,这就是所谓的项韧带钙化。     项韧带为颈项部强而有力的韧带,基底宽而紧密地附着于枕骨外嵴和枕外隆凸上,其弹力纤维呈三角形,尖部向下与寰椎后结节和下面6个颈椎棘突相连,其深部与棘上韧带相延续,后缘游离而肥厚,有斜方肌附着,与颈椎部其余韧带一起参与保护脊柱颈段,维持头颈部的直立体位,防止过度屈曲所致的损伤。     颈椎病患者在椎间盘、椎体边缘和钩椎关节退变的同时,长期的过度负荷和劳损也导致了包括项韧带在内的颈椎有关韧带的退变。在椎体失稳、颈椎曲度改变的条件下,早期可以使项韧带纤维增生或硬化,后期则因长期慢性的刺激,碳酸钙和磷酸钙不断沉积于与病变椎体相一致的局部而发生钙化,以至骨化。由于项韧带的局部硬化与钙化,可直接对颈椎起到制动作用,从而可增加颈椎的稳定性,减缓颈椎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这种改变不妨可以认为是一种人体自然的、本能的防御机制的产物。     项韧带钙化并不会引起严重的症状,但往往可由此提示与项韧带钙化相对应的椎节部位有病变发生,这在X线片上观察则更为明显。另外,项韧带钙化在某种意义上预示,颈椎其余韧带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硬化或钙化,而一旦这种变化发生在黄韧带、后纵韧带,其增生、钙化则极易造成对脊髓的刺激与压迫而产生较严重的后果。     颈椎病的X线片检查通常作为确诊的常规检查,对鉴别诊断、选择治疗措施、观察疗效和判定预后有一定的帮助。作为一般规律,临床表现和X线片上的变化常常是相互对应的。但是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有时也会出现X线片变化与临床表现不相符合的现象,例如:某些患者具合明显的行走不稳,而X线片上却未显示相应的椎体后缘骨质增生;上肢有疼痛、麻木的感觉,而X线片上椎间孔并无狭窄;头晕症状明显,而X线片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不明显等。这种X线片上的变化与临床表现相矛盾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首先,由于X线本身特点,它对骨组织等高密度组织分辨较为清晰,而对某些组织,如韧带等软组织显影就相对不明显。例如:刺激或压迫脊髓、脊神经根并可产生明显临床症状的髓核突出或脱出,黄韧带和后纵韧带纤维化、肥厚、硬化等,在X线片上则有可能表现不明显。此外,由于水肿、肿胀、渗出、粘连等反应性炎症刺激和压迫脊神经根产生上肢疼痛等症状,在X线片上也不一定能表现。本身有动脉血管硬化症基础,或是因自主神经系统原因,也可对椎动脉型颈椎病“雪上加霜”,而使症状较严重,但X线片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不明显。相反,单纯的骨质增生若未累及脊髓、神经、血管,也可无症状,而造成临床表现与X线片上的变化相矛盾。     当然,对于这种矛盾现象并不是难以解决的。除了X线片,通过系统病史的询问、全面的物理检查及借助于较先进的医疗仪器,如CT、磁共振成像等加以综合分析,对颈椎病的诊断及分型并不是很困难的事。     椎间盘又称椎间纤维软骨盘,是由纤维环、髓核及软骨板组成并连结于上、下两个椎体之间的重要结构。颈部椎间盘除了第1、第2颈椎间没有外,自第2颈椎下方至第1胸椎上方共有6个。颈椎间盘的特点是:纤维环为其周边部的纤维软骨组织,质地坚韧而富有弹性,在增加椎间关节的弹性,扭曲和旋转运动方面起重要作用。颈部椎间盘的总高度约为颈部脊柱高度的20%一24%。颈部椎间盘前部较高、较厚,髓核偏后,容易使髓核向后方突出或脱出。髓核富含水分(含水量在80%左右,随年龄增长而递减,老年人可低于70%)和类似粘蛋白组织。髓核具有较高的膨胀性,受到压力时,含水量减少;解除压力时又吸收水分,体积增大,使髓核能较好地调节椎间盘内压力。椎间盘的血液供应随年龄增长而逐年减少,血管口径变细,一般在13岁以后已无血管再穿入深层。所以,在劳损和退变后,椎间盘的修复能力相对较弱。     正是由于颈部椎间盘上述特点,从而保持了颈椎的正常活动。但因前纵韧带宽大肥厚,髓核又偏居于椎间隙后方,在病变、运动负荷过大和外力因素作用下,易导致椎间盘纤维环后部破裂,强核向狭窄薄弱的后纵韧带处突出或脱出,造成颈椎间盘突出症。尤其是在椎间盘发生一定退变的基础上,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甚至是轻微的外力都可造成颈椎间盘突出或脱出。这种椎间盘的退变,一方面是由于年醋的增长,髓核失去水分和弹性所致;另一方面则与颈椎过度屈伸引起局部劳损有关。另外,全身代谢、内分泌方面的改变,也是颈椎间盘退变和破裂不可忽略的因素。     在颈、胸、腰段脊柱,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腰段;胸段几乎很少发生;颈段则介于胸段、腰段两者之间,其发生率大约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0%左右。因为颈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不同,可分别压迫脊髓和脊神经根,产生一系列类似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由于解剖方面的因素,一旦颈椎间盘突出后,其脊髓和脊神经根受压的症状尤为突出。例如:由于齿状韧带的作用,颈髓较为固定,当椎间盘纤维环和后纵韧带破裂后,髓核突出极易压迫颈髓。而颈椎后外侧的纤维环和后纵韧带较为薄弱,脊神经根在椎间盘水平呈横向走行进入椎间孔。因此,该处即便是很小的髓核突出,也可引起脊神经根受压。临床上一般根据压迫部位的不同,分为中央型、侧方型和旁中央型。前者为中央型,后者为侧方型,介于两者之间的为旁中央型。     中央型的症状为:①不向程度的四肢无力,且下肢重于上肢,表现为行走不稳;②严重时可出现四肢不完全性或完全性瘫痪;②大、小便功能障碍,表现为尿潴留和排便困难。中央型的体征为:①不同程度的肢体肌力下降;②深、浅感觉异常,可因椎间盘突出的节段不同而显示不同的平面;③肢体肌张力增高;④腱反射亢进,并出现病理现象。     侧方型的症状为:①后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②颈部后伸时疼痛加剧,并向肩臂部放射;③一侧上肢有放射疼痛或麻木。侧方型的体征为:①颈部活动受限;②病变节段相应椎旁压痛、叩痛;③臂丛牵拉试验等阳性;④受累的脊神经根支配区感觉异常、肌力减退、肌肉萎缩、反射改变。     旁中央型除有侧方型的症状、体征外,还可有不同程度的单侧脊髓受压的症状。     在诊断上,可用X线、脊髓造影等手段,必要时可用CT、磁共振成像等仪器。X线片上一般可见颈椎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动力性侧位片可显示椎节梯形变,以第3—4颈椎节最为多见,上、下椎体位移超过2毫米的,具有临床意义;椎节前、后位移伴有椎节前方狭窄、后方增宽的,则更具有诊断意义。CT、磁共振成像检查可直接获得清晰的影像,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其中脊髓造影加CT检查对诊断侧方型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大于磁共振成像检查。     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依据为:①大部分患者有明确的头颈外伤史;②起病后即可出现脊神经根或脊髓受压症状,如神经根性放射痛、上肢麻木、手臂无力、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等;③上述症状在早期可随患者的体位变换、休息和治疗与否而发生改变。这种波动性的特点,主要是由于突出的贿核不断变位的缘故。但在突出的贿核与周围组织形成粘连后,这一特点则随之消失;④CT、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证实椎间盘突出。         颈椎病的康复疗法较多,大致有牵引、医疗体育、物理疗法、西式手法、药物、固定和制动、手术、推拿、针灸和中草药等方法。但对于每一个颈椎闰患者来说,并非每一种疗法均需要采用,也并非每一种疗法都适宜。由于颈椎组织结构的特点及各型颈椎病病情不同,各种治疗方法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但在治疗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大致相同的。现分述如下:     (1)任何康复手段均应符合颈椎的解剖特点、生物力学基础。例如:牵引时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时间和重量,而且还要从生物力学的角度考虑牵引时采取的体位。推拿手法要求轻柔,切忌粗暴,以避免因手法过重或超过颈椎骨骼与韧带等组织的正常可耐受强度而发生意外损伤或加重病情。另外,应根据颈椎病的不同类型、不同病程及致病因素等,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例如:椎动脉型颈椎病,由椎节不稳或局部创伤等动力性因素所造成时,治疗手段应以局部制动为主。     (2)任何类型及不同严重程度的颈椎病,均可以选择非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是颈椎病治疗的基本方法,在整个治疗措施中,应首先选用非手术治疗,尤其是早期患者。非手术疗法一般可使颈椎病症状有较大的减轻。非手术疗法的实施要求是正规治疗。对不同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并基本上按照制定的治疗计划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非手术疗法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患者病情,首选简便、效传真、安全的方法。     (3)非手术疗法可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如牵引、医疗体操、推拿、理疗、针灸等方法综合应用,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所以,有针对性地选择2-3种进行协同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但一般治疗措施不应过多,而且有时有些治疗方法,如大重量牵引、重手法推拿、椎管内硬膜囊外腔封闭等较强烈的疗法,不可同时并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并非对所有颈椎病患者都适用,尤其是对急性椎间盘突出症等,通常应先选择一种方法,然后再根据疗决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法。 手术疗法仅对正规非手术疗法效果不佳、症状仍较严重的患者使用。如神经根型患者上肢感觉障碍、肌力下降和反射异常明显者;脊髓型患者呈进行性脊髓损害症状者;椎动脉型有猝倒症状或食管压迫型有明显食管压迫症状者。 手术疗法前后,非手术疗法的作用不可忽视。术前非手术疗法为手术提供有利条件,如减轻或消退水肿、渗出等炎症,以降低术中意外的可能性;术后非手术疗法则有助于加强手术疗效,更好地使患者痊愈。 休息也是非手术疗法中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各型颈椎病的急性发作期或初次发作的患者,卧床休息是必要的。颈部的休息与牵引、制动等疗法一样可以使颈部肌肉放松,减轻肌肉痉挛和头部重量对颈椎间盘的压力,并通过减少颈部活动,有利于组织充血、水肿等炎症的消退,尤其对颈椎间盘突出的消肿有利。 在非手术疗法治疗过程中,一旦发生症状或体征加重等情况时,应暂时停止治疗,重新进行全面检查,分析造成病情加重的原因,调整治疗方案。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有:①诊断错误或未考虑合并的其它疾病而草率治疗,②选择的非手术疗法针对性较差或具体操作有误;②患者病情本身发展较快,非手术疗法不能解决问题。因此,即便是颈椎病这样的常见病,医生在诊断、治疗中,也应以“如履薄冰”的态度认真、谨慎地对待,才能减少误诊、误治。     颈椎病是一长期、慢性、进行性疾病,且容易复发。因此,康复疗法基本原则中更提倡患者的自我治疗、自我保健。在家庭或工作余暇,通过简易可行的治疗方法达到治疗的目的,去除生活和工作中的不良因素,预防病情的发展和复发,是治疗颈椎病、降低复发率的更为有效的措施。     治疗颈椎病有许多方法可供选择.但各型颈椎病的症状不同,相应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那么,各型颈椎病选用哪些治疗方法较为合适呢 颈型。可采用牵引、理疗、推拿、西式手法、医疗体操、中草药等非手术疗法,一般均可见效。少数有残存症状者可用颈围保护等一级措施继续治疗,原则上不需手术。此外,采取一些加强防治措施,消除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诱发因素,如注意避免长期伏案工作的体位,睡眠采用合适的枕头,减少外伤,注意颈背部保暖等。此型患者预后一般较好,但若不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则有可能加重病情或使病程延长。 神经根型。主要采用牵引、推拿、理疗、医疗体操、药物等非手术疗法,其中采用牵引、医疗体操、推拿三者相结合的综合疗法效果较好。症状较严重者可辅以维生素、抗炎灵等药物或中草药治疗。手术仅用于经非手术治疗后上肢放射痛严重、肩臀部肌力减弱、明显肌萎缩等症状仍严重的患者。由单纯的颈椎不稳、椎间盘突出、钩椎关节增生早期所致的本型患者预后较好,但病程较长。髓核脱出形成粘连、根管处形成蛛网膜粘连时,易使症状残留而疗效欠佳。骨质增生广泛的患者预后较差。 椎动脉型。可选择理疗、牵引、药物、颈围等方法,并可用抗凝疗法。在进行推拿、西式手法等治疗时,应避免幅度较大的旋转等手法,以防止牵扯、激惹椎间孔或椎管内窦脊神经、兴奋交感神经而引起眩晕、恶心等症状。一般90%以上的患者。尤其是因颈椎不稳等动力性因素所致的患者,可通过非手术疗法获得满意疗效。但有颈性眩晕或猝倒症状严重、非手术疗法治疗无效,并经椎动脉造影或血管数字减影检查症状严重,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效果一般较为满意。 脊髓型。基本疗法仍为非手术疗法,特别是中央型(上肢型)患者。但应注意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手法治疗仅适用于病程短、症状较轻的患者,但切忌粗暴的手法和操作,原则上禁忌大重量的牵引、旋转等手法。可使用保护性颈围、减少颈部活动及用中草药活血等疗法。脊髓受压症状进行性加重,病程较长,经非手术治疗2个疗程以上没有明显改善,可考虑手术治疗。症状较严重的应及早进行手术。椎间盘突出或脱出造成脊髓受压或中央型的预后较好;骨性椎管狭窄、骨刺较大、脊髓受压时间较长接近完全变性的预后较差。 食管压迫型。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包括颈部制动、理疗、口服硫酸软骨素片、控制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等各种对症疗法。伴有其它类型需要手术时,可在术中一并切除椎体前方骨刺。单纯的食管压迫型预后较好。 混合型。基本上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有重点、有目的地采用针对性方法进行治疗。预后一般较单一型差。     颈部牵引是国内外颇为流行,较为公认的治疗颈椎病的基本手段,具有一定的疗效。那么,颈部牵引的主要作用有哪些呢 颈部相对固定于生理曲线状态,从而使颈椎列线不正的现象逐渐改变,甚至恢复正常;纠正椎体的倾斜,使椎体间关节的扭曲、松动和错位等轻微的可逆性病理改变随之消失。     通过颈部牵引可使患椎椎间隙逐渐被牵开。有人通过牵引前、后X线片对比证明,牵引后每一椎间隙可增宽2.5毫米一5毫米。同时,牵引降低了椎间盘内压或使椎间盘内产生负压,后纵韧带张力增强,缓冲了椎间盘组织向周缘的压力,有利于已经向外突出的纤维环组织消肿,使早期、轻型患者在突出物尚未与周围组织形成粘连时回纳,并可加强颈椎的稳定性。     随着椎间关节的牵开,两侧狭窄的椎间孔和嵌顿的小关节滑膜也可被牵开,缓解了对神经根等组织的压迫与刺激。同时牵引的固定制动作用限制了颈椎活动,减少了因活动所造成的刺激或磨擦,有利于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局部炎性水肿、充血、渗出的吸收与消退。     此外,牵引可使颈部痉挛肌肉逐渐放松,缓解疼痛症状,并使受限的功能运动得以恢复;因局部松动变位引起的椎动脉曲折、痉挛现象也可随牵引而改善,有利于大脑供血和脑脊液、脊髓血液循环的改善。     颈部牵引应用较为广泛,方法也较多。根据牵引中不同的因素,大致分类如下: 按照牵引体位主要可分为坐位牵引、卧位牵引和斜位牵引。坐位牵引方法为:枕颌带兜住患者头颅后,患者坐在凳子上,牵引绳绕过头顶上方的滑车,再经另一个滑车下垂牵引一定的重量进行牵引。坐位牵引一般适用于轻症和中度患者,使用较为简便,医院采用得较多,家庭也可以开展。卧位牵引方法为:患者卧床,头顶部床架上安装滑车,枕颌带兜住患者后枕和下颌后,牵引绳经头顶部滑车下垂牵引一定重量。卧位牵引的优点是,患者可充分休息,在睡眠时也可牵引。卧床牵引一般适合于24小时持续牵引的重症患者。斜位牵引方法是介于前两种体位之间,适合于伴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另外,还有一种便携式的牵引方法,即利用一些简便的器材和充气颈围、支架对抗牵引器等进行牵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患者可以走动,一边看书、写字、工作,一边进行牵引。 按照牵引力不同来源可分为自身体重、重锤和动力牵引。自身体重牵引通常是在斜位条件下由患者自身的重量来完成。由沙袋等附加重量充当牵引力的称为重锤牵引。动力牵引是利用充气、电动装置等施加外在牵引力的方式来完成。 按照牵引重量大小可分为轻重量、体重量和大重量牵引。轻重量牵引的重量一般为1.5公斤一2公斤,多用于较长时间的牵引。体重量牵引是—种接近体重的重量进行短暂牵引的方法。大重量牵引则介于两者之间,重量一般在体重的1/13一l/10之间,时间为15—30分钟。一般牵引重量不宜太大,因为牵引重量太大易引起患者枕颌部疼痛,严重时无法坚持牵引。在坐位牵引时,因要对抗头颅重量,故牵引重量可略大一些,而卧位牵引则牵引重量可略小一些。在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性别、年龄、体质强弱、颈部肌肉发育情况及对牵引治疗的反应等,适当增加牵引重量(或增加牵引时间)。近年来,国内外还流行一种利用体重1/2量的重量进行短时间牵引的方法。但这种牵引方法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对操作者也应有严格要求。这一方法的适应证为:①因椎节不稳、髓核突出或脱出所致症状波动较大及早期的神经根型颈椎病;②椎节不稳或髓核突出等造成的脊髓前方沟动脉受压(即中央型)的脊髓型颈椎病(这一类型如操作不当易加重症状甚至发生意外,操作时要格外小心,并密切注意锥体束症状的变化);③钩椎关节不稳或以不稳为主伴有骨质增生所致的椎动脉型颈椎病;④个别症状持续时间较长的颈型颈椎病。禁忌证为:①年迈体弱、全身状况欠佳者,②颈椎骨质有破坏性改变者;③拟手术者;④全身急性炎症及咽喉部有炎症者;⑤颈部急性损伤或3个月内有颈椎损伤者。 按照牵引时间长短可分为短时间和长时间牵引。短时间牵引一般每次在15—30分钟。长时间牵引适合于住院患者。牵引时间的长短与牵引重量有关,如体重量牵引,一般每次持续15—30秒,连续3次,每次间隔1—2分钟。 按照牵引连续性可分为持续性和间歇性牵引。持续性牵引在整个牵引过程中始终保持牵引力。间歇性牵引则在牵引过程中有几次间隔时间。     另外,牵引方法又可分为枕颌带、头颅牵引弓、充气支架和机械装置牵引等。     由上述各种因素组合,可有许多颈部牵引的方法,各医院也往往根据自己的条件和不同的治疗经验加以选择。但一般国内多采用坐位、大重量、短时间或持续性、枕颌带的方法。重量从4公斤开始,随疗程逐渐加至10公斤。每日1次,每次时间为15—30分钟,每1个疗程在20次左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颈椎病的广泛深入认识,各种各样的颈部牵引装置被开发并应用于临床。除了常用的颈椎磅秤牵引装置外,较先进的是由电脑控制、根据不同要求设定多种牵引程序的电动牵引装置。这些无疑为治疗颈椎病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但是,颈椎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治疗也不能“立竿见影”。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路程较远,工作繁忙等因素,往往会使有些患者不能坚持牵引治疗。那么,有没有可以在家庭进行的简便牵引方法呢     回答是肯定的。因为牵引装置是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及杠杆等较简单、易理解的力学原理制作的,工艺也不太复杂,而且已有不少厂家生产不少适合家庭用的牵引器材,供家庭进行自我治疗。所以,家庭自我牵引是可行的。     现将家庭进行自我牵引的用品及简易装置介绍如下:①牵引带:一般用薄帆布或厚棉布制成;②牵引弓:形状似衣架,中央连接牵引绳,两端有钩固定和挂住牵引带;③牵引绳:通常选用光滑、阻力小的蜡绳,长度约2.5米;④滑轮及固定装置:可根据房间条件固定于门、窗或墙壁上;⑤牵引重物:可用1.5公斤一2公斤的重锤、沙袋、砖块或其它小重量物品。     另外,也可用徒手牵引方法,在症状明显时,作临时缓解之用。方法为:两手十指交叉置于后枕部,头后仰,两手逐渐向头顶方向用力,持续5—10秒,连续3—4次;或两手的拇指点于两侧风池穴,头后仰,拇指用力向上,并按揉数分钟,可起到缓解作用。徒手牵引方法,是借助两手向上的牵引力量达到治疗目的,但椎管狭窄尤其是伴有黄韧带肥厚不宜采用,否则会加剧黄韧带向椎管内突出而使症状加重。     在利用牵引架进行家庭自我颈部牵引时,要着重指出的是,这种牵引必须由医生指导,并告知注意事项后方可进行。牵引方法基本上与坐位牵引相仿。     自我颈部牵引必须由医生指导,并告知注意事项后方可进行。自我颈部牵引时应注意以下6点: 牵引带应柔软、透气性好,枕颌连结带、悬吊带要调整为左、右等长,使枕、颌及左、右颌侧四处受力均等。 挂于牵引钩的牵引带两端间距为头颅横径的2倍,以免两侧耳朵及颞部受压,影响头部血液回流。 自我牵引时要特别注意牵引角度。通常牵引的角度以轻度的前屈位,即头前屈与躯干呈10°一20°角为宜。但对某些患者则应根据病情选择牵引角度,例如:颈椎间盘突出或脱出、椎体后缘骨刺形成的患者,不宜采用前屈位;早期症状较轻的患者,以颈椎自然仰伸位牵引较好;椎管狭窄及黄韧带肥厚的患者,则应避免后伸位牵引。 牵引的重量可从3公斤一5公斤开始,逐渐增加到8公斤一10公斤。每回牵引的时间在10—30分钟,每1个疗程以3—4周为宜。在症状缓解或消失较快时,不应过早中止牵引,以减少复发。具体的牵引重量和时间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牵引效果而定,一般以牵引时无头晕、疼痛,牵引后症状减轻、无疲乏无力的感觉为宜。     此外,牵引早期(3—7日)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反应,如少数可有头晕、头胀或颈背部疲劳感等症状,这时可暂不中断牵引治疗,再坚持几日治疗,或改用较小重量,较短时间牵引,以后再逐渐增加牵引重量或延长牵引时间。若不适反应仍然存在,应请医生提出进一步治疗的意见。若牵引后症状反而加重,不能耐受牵引治疗,可能是牵引加重了对神经和血管的刺激或压迫。遇到这种情况,应终止牵引。     在自我牵引过程中,有时由于操作不当也会出现一些不适反应,如下颌疼痛、颈部肌痛、腰痛等。下颌疼痛往往是由于牵引带过紧、压力过大引起的,可用海绵或薄毛巾垫在下颌部来解决;颈部疼痛是颈部肌肉本身因颈椎病而痉挛或牵拉所致,在牵引前用热敷等物理疗法可缓解;腰痛则通常由于坐的姿势有问题,可通过调节坐凳高低、屈曲膝关节、脚置于小凳上来缓解。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牵引治疗后,症状无缓解或有加重,则应停止自我牵引,及时就诊,查明原因,以得到及时无误的正规治疗。     所谓物理疗法,就是应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如声、光、电、热、磁等,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它在颈椎病的非手术疗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物理疗法可选择的种类铰多,可根据颈椎病的不同类型、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物理疗法。常用的物理疗法有干扰电疗、音频电疗、直流电离子导入、超声波、红外线、激光和蜡疗等。理疗的作用有:消除神经根及关节囊、韧带等周围软组织的炎性水肿(如透热、直流电、超声波等);改善脊髓、神经根及颈部的血液供应和营养状态(如透热、直流电、低频脉冲等);缓解颈部肌肉痉挛(如温热疗法、超声波等);延缓或减轻椎间关节、关节囊、韧带的钙化和骨化(如醋离子导人、超声波等);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小关节功能(如感应电、低频脉冲等)。 离子导入疗法。是—种利用直流电场作用和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将各种中、西药物(普鲁卡因、碘化钾、威灵仙、醋等)作用于颈部的物理疗法。该疗法一般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15—20次为1个疗程。 中药电熨疗法。是一种在以祛风散寒、活血通经为主的中药热敷基础上,再叠加直流电或低频脉冲电流的方法。它兼有中药熏蒸、温热疗法和低频电疗法的共同治疗作用,故有较好的止痛、消炎,改善神经、关节和肌肉功能的治疗效果,对神经根型、颈型效果明显。每日治疗1次,每次15—30分钟,15—20次为1个疗程。 间动电流疗法。将电极置于颈和肩、臂痛点处,使用间升或疏密波对症止痛;置于颈交感神经节处,使用密波,对椎动脉型及有交感神经症状的效果较好。 感应电疗法。以脉冲方式或配以离子导人等方法作用于颈背部肌肉,提高肌张力,加强肌力,可使长期、反复发作所致颈背肌力减弱的患者得到恢复。 超刺激疗法。以波宽2毫秒,频率约100赫兹的方形波,用患者可耐受的最大电流作用于颈椎部位的方法。其作用类似间动电流,因电流强度刺激性大,故止痛、活血效果明显而迅速。 高频电疗法。目前常用的有超短波、短波、微波等方法。利用深部电热作用改善椎管、椎间孔、横突孔内的脊髓、神经根、椎动脉等组织的血液供应,以利于受刺激、压迫的脊髓、神经根、椎动脉等组织恢复。对脊髓型和椎动脉型疗效较好。 超声波疗法。在温热疗法的基础上,用接触移动法,将超声波探头作用于颈后及两侧颈部。对颈型和脊强型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烹制酥鱼时,常用醋以便鱼骨变“酥”,而颈椎病主要的病理改变是骨质增生,因此,利用酯来软化骨刺,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曾一度盛行。     在临床应用中,用直流电醋离子导人疗法治疗15—20次后,大多数颈椎病患者的麻木、疼痛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因此,有人推测醋作为酸性物质导人后,可使局部产生酸性环境,有助于炎症的消散或减少钙盐在肌膜、韧带及骨膜等处的沉积。然而许多实验的结论又从另一方面表明,醋软化骨质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骨质直接接触;二是长时间加以高热。而颈椎病骨质增生部位较深,离子导人的醋不仅深度有限,且数量也极为有限,其软化的功效值得怀疑,尚须进一步验证。至于醋导入对大多数颈椎病患者的麻木、疼痛症状的缓解,可能由于直流电作用下局部循环有所改善,减轻了—些继发症状。因而,直流电酯离子导入治疗颈椎病,其作用可能并非在于软化骨刺,而是弱酸中和了阴性电极下产生的碱性物质,减少了皮肤刺激,提高了对直流电的耐受力,改善了血液循环和对肌肉等软组织的局部作用。这大概是直流电醋离子导人疗法应用于临床的主要原因。     提倡颈椎病的家庭物理疗法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可以巩固正规治疗的疗效,降低治愈后的复发,而且可提高病者对疾病的深入了解和增强保健意识,同时也可节省去医院的时间和减少经济开支。另一方面,声、光、电、热、磁等物理因子,有许多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获得,现在又有许多家庭用物理治疗仪器为开展家庭物理治疗创造了条件。因此,家庭物理疗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在家庭物理疗法治疗中,最易进行的是温热敷和红外线等理疗。热毛巾、热水袋、热水澡等都是进行温热敷的便利条件。加热的石蜡、白炽灯等则是很好的红外线发射器。此外,康乐热敷袋、场效应治疗仪、小型红外线辐射灯、WS—频谱家用保健治疗仪等也可应用于家庭理疗。这些简易的理疗方法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肿胀和减轻症状,有助于巩固和提高正规治疗的效果。     开展家庭物理治疗,首先应在专科医生指导、示范后进行。对家庭型物理治疗仪器的选择要慎重。进行治疗操作时要遵照医嘱,如局部温度应保持在50℃一60℃,不宜过高,尤其是使用热毛巾、热水袋一类物品时更应注意。红外线照射应与皮肤有—定距离。热敷和热疗时间为15—20分钟,每日1—2次,防止皮肤烫伤;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会引起血管扩张而加重症状。急性期疼痛症状严重者不宜作温热敷治疗。在物理疗法使用的同时,可配合前面介绍的家庭牵引方法,如在热敷后再进行颈椎牵引和医疗体操等。但应注意不要几项物理治疗同时进行,以免造成因剂量过大而出现烫伤或加重病情等不良现象。     流行于西方的操作性治疗方法称为西式手法治疗,相当于中医手法治疗。这种手法是通过操作者的两手作用于患者骨关节,采取推动、牵拉、旋转等被动活动而进行治疗的。它以骨关节的功能解剖为治疗基础,以骨关节活动的生物力学原理为指导,采取相应的手法技术,以达到改善骨关节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     针对颈椎病的退行性病理改变,西式手法采用不同的被动辅助运动或被动生理运动,作颈椎棘突或关节侧向推压、震动,颈部旋转,颈椎牵拉等。例如:可进行自后向前、自前向后、横向运动和推压椎体一例后关节突作旋转活动,以及被动的前屈、后伸、侧屈、侧转运动。操作时可同时采用几种手法,并根据患者病情应用Ⅰ、Ⅱ、Ⅲ、Ⅳ级力度。—般疼痛剧烈、应激性高用轻手法,慢性或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用重手法。以每秒1—2次的频率持续45秒、60秒或90秒,强度和时间可酌情选用。每1个疗程5—10次,疗程间歇10一20日。     西式手法有操作轻巧、患者易于配合的特点。西式手法治疗可作用于椎间关节、关节囊;适度的被动活动等可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炎症、水肿,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与压迫;对粘连部位起柔和的抻拉作用,有助于松解粘连,改善椎间关节活动功能和椎间盘的营养,拉开椎间隙,使椎间孔相对扩大,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从而达到减轻疼痛和麻木症状,明显改善颈椎活动功能的目的。     在颈椎病的整个康复治疗措施中,药物治疗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手段。虽然颈椎病是一种老年性退行性病变,药物遏制其发展的可能性极小,但通过药物减缓这种病理改变和疼痛等症状,仍是十分必要的。 硫酸软骨素A。又名康德灵,为一酸性粘多糖。该药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扩张末梢血管,并通过抑制胆碱酸的酸性化来调节血液的胶体状态,对软骨病变的修复和早期骨刺的吸收有积极作用。该药为动物结缔组织和软骨制品,对胃肠道无刺激作用。它除了可有效地治疗颈椎病外,对其它各种骨关节退行性改变均有较好的疗效。硫酸软骨素A为口服片剂,每片含硫酸软骨素A O.12克,每日3次,每次8—10片,连续服用1个月。 基础上添加了制附子、白芍、甘草等有助于活血化淤的药物。经一些医院多年使用,其效果较硫酸软骨素A更佳。 丹参片(包括复方丹参片)。有促使细小血管扩张、促进组织修复及抗炎作用,有利于颈椎病的减缓、好转。一般与硫酸软骨素A合用。每日 3次,每次2—3片;与硫酸软骨素A合用时,30一40日为1个疗程。 维生素E。通过其抗氧化作用影响肌肉、骨骼的代谢过程。适用于肌肉萎缩的神经根型或脊髓型颈椎病。每日口服300毫克,每日1次或3次均可。 其它药物。对于急性期或疼痛症状明显者,可用止痛、镇静类药物,如消炎痛、扑炎痛、抗炎灵、强筋松等。对于因疼痛难以入睡者,可服用安定等药物。有麻木症状的神经根型及脊髓型患者,可选择维生素、维生素和三磷酸腺甘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辅助治疗。     一般来说,颈椎病的药物治疗往往是作为其它治疗,如牵引、推拿、理疗等的辅助疗法。     在颈椎病患者的治疗中,常使用石膏、支架、颈围等,使颈椎获得一种稳定状态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颈部固定与制动。一般常用的为颈围。颈围的主要作用是: 固定颈椎于适当的位置,改变不良体位,以保持正常体位。通过支撑作用使颈部肌肉得以休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局部疼痛。 限制颈部过度活动以保持局部稳定,减少脊髓、神经根、血管及关节面之间的互相刺激、摩擦所产生的创伤性炎症反应,并促进其消散和吸收。 缓解与改善锥间隙的压力状态,减少颈椎间盘的劳损、退变,有助于尽快康复,并可避免可能的外伤。 纠正颈椎内外平衡失调,防止小关节紊乱、错位及脱位等,以保持颈椎序列及椎体间、关节间的稳定,加强颈部支撑作用。 在施行手术前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方式,为手术创造必要的条件,也为术后采取固定、制动措施作准备。术后则可减轻手术局部及邻近部位的创伤性反应,限制颈部活动以防止植骨块的压缩或脱出,促进骨融合和患部软组织愈合。     颈围适合于急性期神经根型或椎动脉型伴有严重神经根性疼痛或眩晕症状者;外伤后颈椎病有较重的颈部、肩臂部症状者;经手法治疗后患椎尚不够稳定者;部分颈椎椎管明显狭窄的脊髓型及手术后患者。对颈椎的其它疾病,如颈椎骨折、颈根滑脱、颈椎结核等,也可以采用颈围治疗。     颈围作为颈椎病保护性的治疗措施,有促进恢复、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等重要作用。颈围有携带方便、使用简易等优点,较为适合家庭制作和使用。制作颈围的材料一般无严格要求,可用硬纸板、泡沫塑料、硬塑料片、皮革、毛毡或其它类似物品。基本要求以柔软、透气、不怕水、有韧性的材料为佳。按患者颈部的长短、仔细,剪成后宽前窄的长条形。长度大约是颈部周径加10厘米,按人体胖瘦有42厘米、52厘米、62厘米3种可供选择;宽度可适当宽些,为10厘米一14厘米,颈后近枕部可弧形升高1厘米一2厘米。裁剪试戴合适后,将周围边缘以清洁的棉花衬垫,外面用纱套或绷带包裹,以舒适、不压迫颈部皮肤及透气为好。颈围两端可用搭扣或系带等连接。     一般可将颈围舒适地围在脖子上,保持相对的松紧度,使颈椎固定于稍前屈位,有助于后移的患椎椎体向前复位,使相应的椎管前、后径及椎间孔横径稍为增大,以减轻颈髓或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症状。  

复制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按科室疾病找医院

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