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医院
    找医生
    疾病百科
    症状自查
    图文咨询
    电话咨询
    门诊预约
    名医义诊
    飞华健康网> 症状查询> 女性生殖系统> 月经异常> 文章详情
共有10466个症状

    月经异常

  • 概述
  • 症状起因
  • 鉴别诊断
  • 如何预防
  • 饮食宜忌
  • 治疗方法
  • 经验分享
  • 专家答疑
  • 推荐医院
  • 权威医生
  • 常用药品
      月经异常 可采用中医治疗
      发布时间:2012-09-24   来源:飞华健康网医生组   84人关注

      月经异常及其治疗

      经来成块

      月经来潮时经血中混有凝结的血块,称为“经来成块”。本症常与其他月经病同时出现,临证中应予注意,不可孤立看待。

      经来成块常由气滞、寒凝、气虚、热灼等病因病机而致。

      (1)气滞: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情志内结,肝气郁滞,气机不利,则经行不畅而成块。

      (2)寒凝:“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血受寒则凝结成块”。外感寒邪,或内伤生冷,或素体阳虚内寒,寒邪搏结于冲任,血被寒凝而经来成块。

      (3)血热:外感热邪,或过食辛热,或过服暖宫之药,以及情志内伤,五志化热,热伏冲任,血受热邪煎熬而经来成块。

      (4)气虚:劳倦过度,或大病久病耗伤正气,气虚运血无力,血行迟滞,故经来瘀结成块。

      怎样用成药与简便方药治疗经来成块?

      (1)中成药

      ①七制香附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气滞偏重者)。

      ②妇科调经片,每服4片,日服3次(适用于血瘀偏重者)。

      ③艾附暖宫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虚寒凝滞者)。

      ④八珍益母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气虚血瘀者)。

      ⑤固经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血热者)。

      (2)简便验方

      ①佛手、川芎、香附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适用于气滞血瘀者)。

      ②艾叶、桂枝各10克,鸡血藤15克。水煎服(适用于寒凝血瘀者)。

      ③黄芪30克,鸡血藤15克。水煎服(适用于气虚)。

      ④大黄6克,黄芩、丹皮、五灵脂各10克。水煎服(适用于热灼血瘀者)。虚血瘀者)。

      ⑤当归30克,红花、川芎、月季花各15克。共为细末,贮瓶备用。每取药末6克,用温水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敷纱布,隔日换药一次,经前3天起用,用至经净(凡有瘀血者均可使用)。

      (3)饮食疗法

      ①艾叶、益母草各30克,生姜15克,鸡蛋6枚。共置锅内水煮,待蛋熟后去壳,再煮30分钟,每日早晚各服少量汤,并吃鸡蛋一枚。

      ②益母草、红糖各30克,黄酒500毫升。煮沸20分钟后过滤去渣,每次服30毫升,早晚各服一次(上方适用于寒凝血瘀型患者)。

      ③黄芪30克,当归10克,羊肉100克。炖煮后加调味品食肉喝汤。

      ④香附50克,捣碎,黄酒500毫升。同煮30分钟后去渣,每次服30毫升,日服2次(适用于气滞血瘀者)。,每日一次(适用于气血俱虚者)。

      ⑤芹菜、金针菜各30克,做汤服用,每日一次。

      ⑥鲜生地6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上方适用于血热患者)。

      经如牛膜

      月经来潮,经血中出现膜样物,犹似牛膜者,称为“经如牛膜”。现代医学称为“膜样痛经”。是指子宫内膜脱落而不能碎解的一种病证,以青春期少女多见,婚后多合并有不孕。本病应与经血中的血块相鉴别。

      本病之本为肾气不足,阴阳失调,气化不利;其标为瘀血阻滞,诱发因素多为气郁和寒凝冲任。

      (1)气滞血瘀:情志抑郁,肝气郁结,冲任气机不利,经血运行不畅,子宫内膜碎解受遏而形成本病。

      (2)寒凝冲任:经期或产后将息不利,或冒雨涉水,或久居寒湿之地,寒邪乘虚而入,阳气被遏,胞宫失煦,气血运行不畅,子宫内膜不能碎解,遂致本症。

      (3)脾肾阳虚:“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冲任血海皆属阳明主司”。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机体功能活动——子宫内膜碎解,全赖肾阳推动。脾肾阳虚,阴寒内盛,胞宫失温,阴聚不化,以致子宫内膜大片脱落。

      经如牛膜有哪些简便治疗方法?

      (1)简便验方

      ①血竭(冲)3克,蒲黄(包)、元胡、山楂、川楝子各9克,刘寄奴、五灵脂(包)各12克,柴胡、青皮各6克。水煎服,经前7天开始服用,连服7~10剂,服用3个月经周期。月经量多者去柴胡、川楝子,酌加炮姜、大黄炭、三七末;经量过少者去青皮、山楂,酌加三棱、莪术、制乳没。

      按:本方系朱南孙的经验方,对本病有较好疗效,对各型患者均可使用。

      ②蒲黄、五灵脂、三棱、莪术、乳香、没药、三七各10克,山楂、青皮、元胡各12克,血竭(冲服)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适用于气滞血瘀者)。

      ③淫羊藿、仙茅、鸡血藤、香附、元胡各12克,三棱、莪术各9克,附子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适用于脾肾阳虚与寒凝冲任者)。

      ④肉桂15克,吴茱萸、小茴香各30克。共为细末,贮瓶内。每次取20克,置锅内炒热后敷于脐部,外盖纱布,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一次,经前3天开始使用,连用3天(适用于寒凝与气滞者)。

      (2)饮食疗法

      ①酒糟蛋:鸡蛋6枚,酒糟50克,香附、桃仁、川芎各12克,用布包裹。先将鸡蛋煮熟去壳,锅内加水适量,放入无壳鸡蛋及药袋,文火煮1小时。经前早晚各食鸡蛋1枚,并饮汤适量,连用三天。

      ②益母草、元胡各30克,煮鸡蛋食用(上方适用于气滞血瘀者)。

      ③红花、当归、川芎、黑胡椒各10克,益母草60克,黄酒1000毫升。煮数沸后过滤去渣,每服25毫升,日服3次(适用于寒凝血瘀者)。

      ④当归、桂皮、生姜各15克,羊肉200克。炖煮后食肉喝汤(适用于寒凝血瘀兼血虚者)。

      ⑤桂皮6克,小茴香、山楂、生姜各10克,红糖50克。水煎代茶饮。

      ⑥艾叶20克,水煎取汤150毫升,加红糖50克温服。经前及经期每日一剂,连服5~7天(上方适用于寒凝冲任者)。

      (3)针灸疗法

      ①体穴:关元、命门、肾俞、脾俞、足三里、血海、气海、中极、天枢、太冲。每次取3~4穴针刺,或合用艾灸。

      ②耳穴:子宫、内分泌、皮质下、肝、脾、肾、腹。每次取2~3穴针刺,或用埋针法。

      经质清稀

      月经来潮,经质清稀淡薄,称为“经质清稀”。本症以虚寒者为多,主要有血虚、气虚、寒湿凝滞、脾肾阳虚、肝肾精亏等几种证型。分别可选用以下诸方。

      (1)中成药

      ①四君子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气虚者)。

      ②阿胶膏,每服15克,日服3次(适用于血虚者)。

      ③人参归脾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气血不足者)。

      ④六味地黄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肝肾不足者)。

      ⑤金匮肾气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肾阳不足者)。

      ⑥参茸大补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脾肾阳虚者)。

      ⑦女宝,每服4片,日服3次(适用于血虚寒凝者)。

      (2)简便验方

      ①鸡血藤、熟地各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适用于血虚为主者)。

      ②黄芪30克,党参、白术各12克,荆芥穗6克。水煎服(适用于气虚而经量偏多者)。

      ③黄芪30克,当归、鸡血藤各10克。水煎服(适用于气血不足者)。

      ④枸杞子30克,熟地24克,覆盆子、肉苁蓉各10克。水煎服(适用于肾虚精亏者)。

      ⑤黄芪30克,续断、补骨脂各12克,桂枝、白芍各10克。水煎服(适用于脾肾阳虚者)。

      ⑥桂枝、苍术、白术各10克,川芎、陈皮各6克。水煎服(适用于寒湿凝滞者)。

      (3)饮食疗法

      ①当归10克,枸杞子20克,羊肉100克。做汤食用。

      ②核桃、黑豆各30克,红糖适量。煮熟后食用(上方适用于肾虚者)。

      ③黄芪、当归各10克,羊肉100克。做汤食用(适用于气血不足者)。

      ④艾叶、益母草各30克,煮鸡蛋食用。

      ⑤桂皮、山楂各10克,红糖适量。水煎代茶饮(上方适用于寒湿凝滞者)。

      ⑥党参、仙茅、补骨脂各30克,黄酒1000毫升。煮数沸后过滤去渣,每服30毫升,日服2次(适用于脾肾阳虚者)。

      ⑦人参10克,枸杞子30克。代茶饮(适用于气血不足及肾精亏虚者)。

      经质粘稠

      妇女月经来潮,经血浓稠或粘腻者,称为“经质粘稠”。本病当与“经来成块”和“经如牛膜”相区别。本病多与热邪与痰湿有密切关系。

      (1)热伏冲任:素体阳气偏盛,或过食辛热之品,阳热内伏冲任,灼煎经血而致经质粘稠。

      (2)肝郁火旺:情欲不遂,气机郁结,郁久化火,灼伤阴血,而致月经粘稠。

      (3)心肾火旺:劳心过度,心阴暗耗,心火偏旺;或纵欲过度,耗伤肾精,真阴亏损,相火妄动,心肾火动,血为火煎而粘稠。

      (4)湿热蕴结:饮食劳倦伤脾,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蕴久化热;或素嗜肥甘厚味,酿生湿热;或外感湿热之邪,蕴结胞宫,与血相结而致经质粘稠。

      (5)痰湿下注:脾虚湿聚,阻滞经脉,化生痰浊,不注冲任,与血相搏而致经血粘稠。

      (6)瘀热内结:经期或产后感受热邪,或肝郁血滞,久而化热;或素有血瘀,日久化热,瘀热壅滞胞宫而致经质粘稠。

      以下成药、便方与食疗方可供经质粘稠患者斟酌自选。

      (1)中成药

      ①知柏地黄丸,每服9克,日服3次(适用于阴虚火旺者)。

      ②龙胆泻肝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下焦湿热或肝火旺者)。

      ③七制香附丸,每服9克,日服3次(适及于气血瘀滞者)。

      ④丹栀逍遥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肝郁化热者)。

      ⑤三黄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热伏冲任者)。

      ⑥二妙丸,每服9克,日服3次(适用于下焦湿热者)。

      ⑦二陈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痰湿下注者)。

      (2)简便验方

      ①大黄6克,生地15克,川芎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适用于瘀热内结者)。

      ②川楝子、青陈皮各10克,丹皮、川芎、茺蔚子各10克。水煎服(适用于肝郁化热者)。

      ③苍术、白术各12克,薏苡仁15克,黄柏、川牛膝各10克。水煎服(适用于湿热下注者)。

      ④苍术、白术、川芎、陈皮各12克,薏苡仁30克。水煎服(适用于痰湿下注者)。

      ⑤竹叶、生地各15克,赤芍、丹皮各12克,知母、黄柏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适用于有痰湿阻滞者)。

      ⑥木通、黄柏各10克,丹皮、元参、川牛膝各12克。水煎服(适用于热伏冲任者)。

      (3)饮食疗法

      ①干芹菜50克,冰糖30克。水煎代茶饮(适用于热伏冲任者)。

      ②金针菜50克,生山楂、白糖各30克。做汤食用(适用于瘀热内结者)。

      ③鲜橘皮30克。代茶饮。

      ④生苡仁、芡实、山药各3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以上方适用于痰湿阻滞者)。

      ⑤鳖1只,生地30克。煮熟食用(适用于阴虚火旺者)。

      ⑥元参、丹皮各15克,白糖30克。代茶饮。

      ⑦天冬、麦冬各30克,鲜生地6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⑧鲜马齿苋250克,鸡蛋2枚。将马齿苋捣烂取汁,以此汁并加适量凉水,煮沸后倾入鸡蛋,加入少量调味品后食用(上方适用于热象明显而经来量多者)。

      上一篇: 李春华运用夏枯草临证特色 下一篇: (转)重用元参治高血压奇效!

        分享到 0
      0
      了解该症状的其他治疗方法:
    • 重视月经异常80
    • 情绪波动导致月经异常怎么办?
    • 月经异常,调理很轻松!
    • 育龄女性月经异常要做不孕筛查64
    • 女性月经异常如何处理
    • 月经异常及其治疗

      可能导致 月经异常 的疾病

    • 疾病名称
    • 所属科室
    • 有哪些症状
      多囊卵巢综合症
      妇科
      下身肥胖、月经过少、闭经、月经异常、女性体毛多
      痛经
      中医内科
      盆腔痛、 肛门坠胀、经行腹痛、乳房胀痛、月经异常
      月经推迟
      妇科
      月经后错、阴虚月经后错、月经异常、晚发月经

          月经异常 专家答疑(已有379个问题)

          更多>>

        今日坐诊大夫

        张亚兰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妇科良性肿瘤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详细]
        • 月经异常,只有褐色的分泌物,差不多一周了
        • 腹腔镜宫外孕手术后月经异常
        • 病理结果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月经异常
        • 肚子胀,肚子很大,月经异常
        • 月经异常是怎么一回事
        • 关于月经异常的问题

            月经异常 的相似症状

            更多>>
            经期缩短
            病因经期缩短是怎样引起的?
            治疗经期缩短治疗方法有哪些?
            预防经期缩短应该如何预防?
            检查经期缩短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相似症状经期缩短有哪些相似症状?
            伴随症状经期缩短有哪些伴随症状?
            鉴别诊断经期缩短如何鉴别与诊断?
            可能疾病经期缩短由哪些疾病导致的?

            月经异常 是怎么引起的?

            更多>>
          • 七大月经异常预示什么疾病?
          • 卵巢囊肿 月经有异常吗?
          • 中医带你认识6种异常月经
          • 7大月经异常预示什么疾病?
          • 月经异常的危险指数对照表

            月经异常 如何治疗?

            更多>>
          • 重视月经异常
          • 月经异常 可采用中医治疗
          • 情绪波动导致月经异常怎么办?
          • 月经异常,调理很轻松!
          • 育龄女性月经异常要做不孕筛查

            月经异常 吃什么好?

            更多>>
          • 简单家庭菜也能助你快速调理月经
          • 月经异常 可试试饮食疗法
          • 吃什么能调理月经异常?
          • 合理饮食可调理月经异常
          • 月经异常 女孩子不容忽视的自我保健

            月经异常 病人的经验分享

            更多>>
          • 经期生活小细节
          • 中医带你认识6种异常月经
          • 月经异常的三大“元凶”
          • 青春期月经异常
          • 几种月经异常表现的危险指数

            月经异常 相关疾病

          • 多囊卵巢综合症
          • 痛经
          • 月经推迟

              最新文章

            • 产后月经异常的原因
            • 月经异常 不容忽视
            • 子宫肌瘤为何引发月经异常
            • 女性月经异常如何处理
            • 月经异常及其治疗
            • 过量胡萝卜可导致月经异常和不孕
            • 月经异常警惕卵巢癌

                热门搜索

                月经周期异常 月经不正常 月经颜色异常 月经一直不正常 月经不调的危害 月经推迟不来 月经颜色发黑 产后月经不正常

                      月经异常 必读

                    • 月经异常是怎样引起的?
                    • 月经异常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 月经异常应该如何预防?
                    • 月经异常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 月经异常有哪些相似症状?
                    • 月经异常有哪些伴随症状?
                    • 月经异常如何鉴别与诊断?
                    • 月经异常由哪些疾病导致的?

                        月经异常 伴随症状

                      • 腹部肿块
                      • 腹痛
                      • 腹胀
                      • 男性化
                      • 闭经
                      • 绝经后出血
                      • 不孕
                      • 月经过少
                      • 月经期长痘
                      • 阴虚月经后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