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医院
    找医生
    疾病百科
    复禾健康> 症状查询> 全身> 少气> 文章详情
共有10465个症状

    少气

  • 概述
  • 症状起因
  • 鉴别诊断
  • 如何预防
  • 饮食宜忌
  • 治疗方法
  • 经验分享
  • 专家答疑
  • 推荐医院
  • 权威医生
  • 常用药品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讲稿6
      发布时间:2012-04-02   来源:飞华健康网医生组   112人关注
     
    本文引用自放下的引用库《朱文锋中医诊断学讲稿6》 第33 讲 望舌质:舌色(二)、舌形
    第四个,绛舌。绛舌,绛舌就比红舌的颜色更红一些,更深一些了。深红色,绛色,这个颜色比那个红舌更红了,绛舌。绛舌就是比红舌更深了,带深红色,甚至带有暗红色,颜色更深了,颜色没有那么鲜艳了。红舌鲜艳一些,绛舌颜色更老了一些,更深了一些,带暗红色。这个颜色就暗了吧,不像前面讲的那个红舌那么鲜艳。暗色,就是说它有缺氧的表现,里面不但是红,并且颜色变深了,变成紫暗舌了。什么问题?和红舌的性质是一样的,它也是主热盛、阴虚。这和前面是一样的,前面的是热盛阴虚,这一个也是热盛阴虚,只是到了绛色,比前面的热更严重一些,或者热势更盛了一些。有血液运行不畅了,出现了这种情况,所以颜色越红,越深,热就越盛,呈这么一个正比。由红舌发展成为绛舌,我们辨证的时候,卫气营血辨证,认为是卫分证、气分证,已经到了营分证、血分证了,深了一些。或者是阴液不足了,这是舌体的络脉运行不畅了,有这样的表现,这是绛舌的主病。舌绛里面又注意看,又结合有没有舌苔,舌绛而有苔的,就是刚才讲到的热入营血、脏腑内热炽盛的一种表现。有苔,上面还是有舌苔,这个绛不太明显,颜色还不是很深,但是是颜色深了、暗红了,这边上是暗红色吧。绛舌,暗红舌,舌苔,有苔,(是)热入营血的一种表现。如果舌绛而无苔,或者少苔,无苔,或者有裂纹,那就是阴虚火旺。它主两个,一个是里热炽盛,一个是阴虚火旺。怎么判断它是阴虚火旺还是里热炽盛呢?一个从舌体的大小来看,里热炽盛,阴液亏虚不是很严重的时候,舌体相对大一些。那么阴液亏虚,阴虚火旺,阴液亏少得严重,所以舌体会小一些。同时,舌体干燥、有裂纹、舌体无苔这样的表现。没有什么舌苔,这个病人舌苔很少,舌绛,但是也还有津液一样的,反光,这是照的,照起来反光,反光了。说明阴虚火旺可以出现舌质绛,里热炽盛也可以出现舌质绛。里热炽盛可以出现舌赤,阴虚火旺也可以出现舌赤。舌赤和舌绛实际上它的性质是一样的,只是绛(舌)比红舌、赤舌更严重一些。
    第五个是紫舌。颜色更紫了,暗了,紫舌、暗舌。这就是一个紫暗舌,颜色很暗,颜色发紫了,舌质发紫了,紫暗的颜色。紫暗舌它可以出现全舌的紫暗,整过舌质都变成紫色。刚才那个病人的舌质就是整过都变成紫暗色。同时,根据它的紫暗的程度,也有比较浅一点和比较深一点的不同。有淡紫色,这个颜色暗吧,紫色,还不是很深,紫暗的,颜色不是很深,但是显了紫暗色,这边上就明显,特别明显一些,这个地方紫暗得甚至显了一条紫暗色,紫暗得很明显。淡紫舌,这是紫舌红而泛现紫色,紫红色。刚才是淡紫,不很红,有的舌质红,颜色很红,又现紫,紫红色。紫舌和红舌实际上和那个绛舌就差不太多了,绛到了极点,绛的时候它也偏紫。那么现在紫红,也是颜色红得里面透紫色,有紫色,就是紫红舌。还有一种舌绛而泛现紫色,舌绛,刚才是讲的红,舌红而现紫色。那么舌质绛而现紫色,就是绛紫舌。前面我们讲绛舌的时候也讲到过,那就是绛紫舌,舌质绛,颜色很红,并且紫。你看,这一块特别紫,这里都很紫,紫舌,绛紫舌。这几个淡紫、紫红、绛紫,都有紫存在,不同的是这一个颜色不太红;这一个颜色红了;这一个颜色带绛了,是绛色和紫色在一起;这个是红色和紫色在一起;这一个颜色并不红,而出现青紫,有这样的区别。根据颜色的程度,有这样的区别。这是整过舌质都现这个样子,前面讲的整过舌质都出现了。除了整过舌质以外,也可以某一个局部出现青紫色。并不是整过舌质出现青紫色,而是哪一个地方,比如说这个舌质就是这一条舌边上有一条暗色,这些地方并不显得色紫,舌尖并不紫,这一边可能也有暗色,因此这个病人是舌边青紫。舌边青紫这就是斑点舌,有斑有点,或者条,紫条舌,呈条纹状。紫舌,整个紫舌说明什么问题呢?血行不畅,血液运行不畅的一种表现,整个紫舌说明是血液运行不畅。如果是淡白而现紫色,由淡白舌或者红绛舌发展而成,淡紫,颜色本身淡而发紫,和红绛而发紫它的病机不一样。一种是寒盛、阳虚,气血运行不畅出现的淡紫舌,舌苔白,舌质虽然颜色紫了,但是舌苔是白的,舌质并不红,那是属于缺氧、阳气不足,气血不能够推动气血运行,所以现那一种,阳虚寒盛,血液运行不畅,都是血行不畅。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阳虚寒盛,阳气不能够推动血液运行,这是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是热毒深入营血,阴虚而导致气血不畅。深入到营血以后,血液浓缩了,阴液亏虚了,热毒炽盛了,气血壅聚了,这个时候那它的颜色一定是紫红、紫绛,颜色一定是红和绛,一定是舌质上面津液不多。一个是润泽,一个是干燥;一个是红或者绛,一个是淡、青;一个是舌苔白,这个舌苔的话,如果有舌苔,那恐怕是苔黄、苔焦、苔黑这种表现。血行不畅,为什么会血行不畅?寒凝可以导致血瘀,热盛也可以导致血瘀。下面这个紫绛,紫红、绛紫属于血热,热盛导致的。淡紫属于阳虚寒凝所导致的。这种病可以有很多的情况,多脏可以出现,肺的病、心的病、肝的病,都可以出现,都可以出现血行不畅。肺气虚,肺气不宣,长期缺氧,呼吸困难,当然可以出现舌质紫绛。温热病,火热炽盛,也可以出现舌质发绛,舌绛。心的病,肝气郁结,肝血瘀阻,都可以出现舌质绛。从病来说、脏腑来说,可以出现多个脏腑。外伤也可以出现,受伤以后,局部伤可以在舌质上反映出来。全身的伤有时候在舌质上也可以反映出来,舌质上面局部出现了斑点、出血。所以,这种舌紫暗总的原则是血行不畅,也就是说有血瘀。但是我们叫法上,我的建议,要注意,过去这种情况叫做瘀斑瘀点,把这个症状称为瘀斑瘀点。我认为还是叫做青紫色的斑点或者舌质紫暗、舌质淡紫。瘀,为什么?这个瘀,一讲到瘀就是一个什么问题?是一个诊断性的结论,气滞血瘀,那是我医生诊断是血瘀。作为这个症状来说,你不能说它是瘀斑瘀点,它本身就是斑和点,你给它要加上一个瘀上去,所以建议不要加瘀。结论是气滞血瘀、瘀血,那是对的。但是作为症状、体征来说,我建议它不叫瘀斑瘀点,就是斑点,青紫色的斑点,或者舌质紫暗、舌质紫绛这样的体征。第五个还可以见于什么情况下呢?整个舌体又肿大,又变青紫,也可以见于食物、药物中毒。所以青紫舌它出现的情况,好多情况可以导致青紫,舌质青紫可以导致的原因比较多,多方面的原因可以导致的。全舌的青紫是全身的气滞血瘀,局部的青紫、局部的斑点也可能是局部的血络受损、某一个部分受损。这些具体的、是哪一些原因导致的,恐怕要结合全身情况、结合病史来辨证。我们要求学生掌握的是血行不畅这一个原则,凡是紫舌是血行不畅。那么紫舌属于寒还是属于热?要结合它的颜色,淡青而紫,还是红绛而紫,舌体是干燥还是湿润这种情况来加以辨别。如果这个颜色又不深又不淡,又不干燥又不湿润,没有特殊的表现,就是舌质淡紫,那可能就是全身、局部的血液运行不畅,它就不偏寒不偏热。就是说有偏寒的、有偏热的,也有没有明显的偏寒偏热,就是一般的气滞血瘀的,都有可能出现舌质紫。药物中毒、食物中毒,也可以出现。如果舌质是由淡白而变成淡紫的,原来是一个淡白舌,淡白舌不但是白,并且慢慢变成紫了,那多半是寒湿、寒盛。淡白是气血不足,我们讲淡白舌也可以见于阳虚,讲淡白舌的时候也讲过,主要是气血不足,但是也可以见于阳虚。如果由淡白变成淡紫了,那肯定是寒、湿、阳虚了,阳虚的症状就可能明显了。由于阳虚以后不能够推动血液运行,因此出现了由白而到了紫了。如果原来是由舌质红,或者舌质绛,又红又绛的舌质变成了紫舌、紫红舌、绛紫舌,变成了这种,并且舌体是干燥的,那么肯定是热邪进一步发展。热邪进一步发展,深入到营血,津液不足,血行障碍。所以要结合从动态上来看,原来是由白色变成的,原来还是由红舌,现在变成了紫舌,看看舌体是干燥的还是湿润的。从全身,结合是发热还是怕冷这些情况来进行辨别。
    二、舌形
      第二方面的改变,舌形,舌的形状发生改变。舌形的改变就有大小、老嫩、胖瘦等等的不同。
      一个是老和嫩。老舌和嫩舌,有的舌质显得比较苍老,这个苍老,舌质苍老怎么说?怎么知道它苍老?这都要靠自己去体会,去认识。我们说人苍老、显得老,有的人显得嫩,到了六十岁,我怎么看你还只四十多岁!有的说你一二十年我看你都没一点变化,他好像没有老,实际上老了,但是他觉得好像不老。也有的人年龄并不大,一个五十岁的人,另外一个人看到他,你还不到七十岁吧,他看到他有七十岁了、有六十多岁了。这个老嫩体会比较,怎么去看老嫩,反正一看,这个人显得老不老,是从什么地方看呢?我们一般来说是从纹理的粗糙,有没有皱纹,坚敛还是柔软这样来判断,主要是这些判断,还加上颜色,鲜艳还是比较暗,暗一点,这是个综合性的判断。舌质老和嫩是一个综合性的判断,就像我们看人,到底是人老,你是看他的颜色,什么颜色就是老,什么颜色就是嫩?看他的皱纹,额头上有多少条皱纹就是老,多少条皱纹就是嫩?没有绝对的概念。因为相对一比较,一看就看得出来,老和嫩。我们看一个苍老舌。这个舌质,舌体并不大,但是看上去显得苍老,这还不是典型的苍老舌,不是典型的,显得老。多半见于实证,老是见于实证。嫩,纹理细腻,浮胖娇嫩,舌质浅淡,舌的颜色浅淡,和那个豆腐脑一样的、豆腐一样的,显得很嫩,很润滑,娇嫩。当然一般来说,显得胖一点、水分多一点,它才嫩得起来,所以那就是娇嫩舌。这个一比较起来,舌体要显得大一点,一看上去就不是那么(老)。相对来说,它就显得嫩一些,那一个就显得老一些。两个舌质拿出来一对比就可以看出,老和嫩的区别。嫩舌多半是见于虚证,什么虚?气虚、血虚、阳虚、脾胃虚,都可以出现。这是老舌和嫩舌相对,对比来看,一个是主实证,一个主虚证。一个是苍老,一个叫做娇嫩舌,舌体娇嫩,舌体嫩,舌体苍老。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要写病历,要描述,写医案就要这样写。它的机理,为什么会老?为什么会嫩?那就和它的气血运行有密切的关系。邪气的充盛,对组织一种损伤,所以出现苍老(舌)。水液的停聚,里面它可能就出现舌体嫩一些。具体的机制教材上也有,你们自己看,不是要重点掌握它。要重点掌握的是你能不能够看得出来这个舌体是苍老还是娇嫩?苍老的舌质反映什么问题?娇嫩的舌质反映什么问题?至于它的机理,我们总是从阴阳气血这些道理来进行解释的。
      第二个是胖和瘦。舌质胖大还是瘦小。胖大,舌质大,甚至满口。为什么会胖大一些?舌质为什么胖大?可以是气血壅聚,也可能是痰饮水湿。痰饮湿邪停留,这是最常见的,舌质胖大。这个舌质显得胖大吧,你看伸出来有这么大了,舌边有齿印,舌质的颜色淡,这应该是舌质淡、嫩、胖,还应该加一个什么?润,润滑,有津液。舌淡、嫩、胖、润滑这样一种舌象。这种舌象反映什么问题?有水湿痰饮内停,有水分,太多了,痰湿水饮停聚在里面。舌大满口,舌边有齿痕,这是胖大舌。还有一种,舌大满口,舌鲜红,甚至青紫,舌子伸出来以后缩回去都很困难,那就形成肿胀。肿胀也是胖的一个大的范围,肿胀,就跟我们说,胖子和水肿的人,概念不完全一样,但是胖和水肿它的表现可能有些是相似的。那么这种肿胀舌,满满的一口,显得大吧,比前面那个就显得更大一些,并且舌质的颜色是偏红,舌体满口,肿大。这不是它故意变成那个样子,因为什么?它的舌尖也全部在这里,并不是说我故意的伸这么大,满口,整个口都是,舌质肿大了,多半是热毒上燔。刚才讲舌质也是红的,舌苔也是黄的,淡黄色,黄得(不太)厉害,呈淡黄色,热毒上燔。这是讲的肿大、胖大、肿胀,这是一类。另外一类,舌体小了,变小了,舌体瘦薄,舌体瘦小的话。这个舌体小吧,前面只有这么一点大,这个地方虽然伸出来这么大,前面很小了,舌苔也没有什么,舌苔也少,颜色不红,偏淡,颜色偏淡,因此这是什么问题?气血两虚。如果舌质红一些呢?舌瘦而红,舌红、小,舌红、瘦,那就属于阴虚火旺,这是不红的,那多半是气血亏虚。如果舌瘦小,瘦薄而红的,那多半可能是阴虚火旺。这个机理也容易掌握,为什么胖大?痰热、火毒、湿热、水湿内停,可以使它胖大。为什么小了?气血不足、阴虚火旺、津液不足可以导致。所以这个原因,我们也不详细的一个一个讲,机制不详细讲。
      第三个,点、刺(舌)。舌苔变化的点、刺。上面有点,甚至像刺一样的生出来了。这个点,你看,好明显,这个菌状乳头,一点点的,点、刺舌。有的地方像刺一样的生出来了,像刺一样的,点、刺舌,舌质很红,舌质整个红,很多的菌状乳头增生,红色的点、刺舌。点、刺舌说明什么问题?分为红星舌、红点舌。根据它的颜色分为紫红、深红、红绛。原来的点、刺舌,原来的点,六版教材好像都还是这样(提)的:有白点、有红点,有白星舌、红星舌。这个白点,白的点的星!大家后来讨论,点刺是一种热毒,热邪炽盛,应该不是白点。临床上似乎也没有看到过白色的点刺,看到的都是红色的点刺。白色的点刺,那就是舌质上面好像有好多星星一样的,天上的星星亮晶晶,白色的,没有看到过,看到的都是红色的。因此,后来我们新的教材里面就只有红星舌、红点舌,没有白星舌、白点舌,没有提这个问题。刺,这是点,一点一点的,如果像刺一样的生出来,甚至摸上去、抚摸的时候、扪的时候,感到有一点刮手,那就是刺了、芒刺了,上面像树上面长了刺一样的。颜色多半是深红色和青紫色,变黑色,舌苔变焦,像这样的,真像是一颗颗的刺一样的,真像那树上面长了刺一样的,这么生出来了。摸上去会不会摸得到?有一点点,这个周围小血管扩张,就像一个分了几个叉一样的,刺,颜色红,深红色,这就是点刺舌、芒刺舌。红点舌、红星舌、芒刺舌。点和刺可以同时存在,实际上前面看到的那个是既有点又有刺,所以把点、刺可以合在一起。点刺的部位多见于舌尖部,我们开始看到的那个,而不仅仅是舌尖部,整个舌体、舌边都有,最常见的是舌尖。点刺是什么问题?热极,血分有热。热到了极点,或者是血分有热。热得越严重,点刺越明显、越多、越大,热越严重,点刺就越大、越多、颜色越深。愈多、愈大、愈深,这就是点刺,它和热是呈正比的,是一种热极的表现、热毒的表现。再结合它的颜色,总的可以有气滞血瘀等等,总的说是一个菌状乳头增生所导致的。舌红而起芒刺,还只是气分的热盛;如果是阴虚火旺,也可以导致起芒刺,那舌体会小一些;热入营血,营血的热毒炽盛,那么点刺颜色、舌质的颜色就会更深一些,绛,偏紫。这都是根据它舌质的颜色来判断是血分还是气分,哪一个热更严重,那就结合舌质的颜色,芒刺、点刺的多少、大小来进行区别,这是一般的区别方法。
      第四个是裂纹舌。有没有裂纹,舌质上有没有裂纹。裂纹舌我们前面已经看过一个,这又是一个裂纹舌。前面看那个枯白舌的时候,它实际上有很多裂纹,这个也是裂纹舌,像好多的田地里没有水,干了以后开裂了,它的颜色还可以,不现淡白,也不现红,颜色可以,但是有很多裂纹。裂纹舌就是讲的舌面出现了很多的裂纹、裂沟,深浅多少不一,舌裂、沟里面没有舌苔覆盖,那个裂纹里面、沟里面没有舌苔覆盖。如果有舌苔覆盖的,那可能还是生理现象,生下来可能就有了。它的裂纹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形状,“人”字形、“爻”字形、弯弯曲曲,和刀割的、剪刀剪碎了的一样,都可以,有很多形状。我们已经看到这两个,都是裂纹很典型,很多的形状可以出现。有的裂纹看上去很(可)怕,好像是刀子划了、划得稀烂了。裂纹舌原因比较复杂,前面讲的芒刺舌就是热盛,或者是还兼有阴虚。那么裂纹舌既可因为热盛,也可以因为阴虚,也可以因为气血不足,还可以因为脾虚,好多种原因都可以导致裂纹。它的原因比较复杂,可以见于多种情况。至于怎么辨证?那就结合全身的情况。如果是舌红绛而有裂纹,很红,刚才这个,你看,是红绛舌吧,很深的裂纹,这显然是一种热盛伤津的表现,热盛了,津液受损了,所以它是热盛伤津,舌体失掉了濡润,舌乳头萎缩了,这是红绛而兼有的。淡白而有裂纹,颜色很淡,但是有裂纹,按道理说,颜色淡不应该出现裂纹,但是颜色淡而出现了裂纹,多半是,你看,起先讲了的那个枯白舌,颜色很淡,这个地方甚至像剪掉了一块,很多的裂纹,这个裂纹、沟里面没有舌苔分布,这是什么问题?血虚。血少了不能够营养舌体,所以舌质自然开裂了。如果是舌淡而胖嫩,舌质淡,舌质淡应该说不会有裂纹,那么边上有齿痕,又出现了裂纹,那是脾虚湿困的表现,脾虚有湿。这个病人应该说舌质胖大还是不明显,边上有一点齿痕,这多半是脾虚,湿困不太明显,如果舌质还胖大一点,那可能有(湿困)。为什么脾虚?可能营养不良,气血生化无源,所以舌体失去濡养,因此可以出现,和那个血虚的有裂纹差不多的,它的原理是差不多的。还有一种先天性的舌裂,先天、生下来就有的,并不是在生病以后出现的,这种裂纹也可以是这种情况。请大家注意,先天性的、生下来就有,它的特点是,那个有裂纹的地方、沟里面仍然有舌苔分布,那个裂纹里面有舌苔分布,这是先天性的。还请大家注意一个,这个裂纹不一定是现在生的病,原来得过很严重的病,舌体裂纹,那个病已经好了,甚至好了10年、8年了,20年了,但是舌体一直没有恢复过来,一直有裂纹,有这种情况。你不要一看,哎呀,你现在病情很严重,舌体有裂纹,气血不足、阴虚火旺什么的,他是原来10多年、20年前生病形成的,并不是现在有病,要注意这种情况。看到过有这种情况,一看,好像这舌质很严重,他并没有很典型的病,因为他原来得过严重的病,有这种情况。
      第五个,齿痕舌。舌质上面有齿痕,很常见,舌边上有齿印很常见,是很典型的,一个个牙齿印,很典型的牙齿印。舌苔中间变黑了,舌的颜色还可以,并不显得红,也不显得淡白,但是舌体显得大一些,舌体稍微显得大一些,边上的齿印很明显,这就是齿痕舌。齿痕舌多半是脾虚,水湿内盛,按道理这种舌体一般来说是要大一些,它的舌质一般来说比较娇嫩一些。胖嫩舌,经常是舌体胖大,或者舌体胖嫩,边有齿痕,经常是8个字连在一起:舌体淡胖,边有齿痕。经常的,所以多半是脾虚,水湿内盛。由于痰湿、水湿停留在人体里面,整个人体会胖大、会发酵,像个馒头一样。那么舌质它也会有水分停聚、也会胖大,一胖大以后,舌体长期在口腔里面受到牙齿的挤压,就出现了齿痕,因此多半是舌体大、胖、嫩,颜色偏淡,这是最常见的情况。这个舌体胖大,边上有齿痕,颜色,舌淡、嫩,润滑,有这样的特点、这样的表现。舌苔少、薄,薄白苔,多半是寒湿内盛,阳虚水湿内停,这是最常见的原因,脾虚,湿困,水湿内停,最常见的原因。舌淡红而舌边有齿痕,那就是单纯的脾虚,或者气虚。色淡红,颜色还可以,边上有明显的一个个的齿痕、齿印,脾虚,颜色并不淡,所以它不是阳虚,还只到了气虚、脾虚。舌红肿,肿大了以后,一般来说水肿、痰湿内停,可以出现齿痕很常见。但是舌质很大,红,那就不是阳虚、水湿内停了。你看,这个舌质红一些,红,舌体不肿,倒是不肿,边上,还是舌体边缘比较薄,但是颜色,舌质红,边上有齿痕,那是什么问题?多半是湿热、痰热。反正除了热以外,还有一个痰挟在里面,所以它就显得红一些,由于有痰,有湿,或者有水,所以舌体肿大。舌淡红嫩,舌体不大而有齿痕,舌是淡红色,正常的吧,舌体也不大,但是边上有点齿印,可能是先天性的齿痕舌,也可能是病情比较轻,也可能是因为舌体太嫩了,小孩子,舌体很嫩,稍微受到一点挤压就出现了。我们讲这是一个正常舌,但这正常舌边上就显得有齿痕,有一些薄嫩,也可能就是这个舌质很娇嫩,没有经过风吹雨打、没有经过锻炼,很嫩,没有经过那个的。因此,从这个舌质的颜色上面看、舌体上面看,看不出明显的有什么问题,但是边上有点齿印,它也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因为这个舌体太嫩了,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当然,也有可能有点脾虚、气血不足,反正病情不会太重。
      好,今天的课只讲到这里,讲了一个舌质的颜色,和舌质的老嫩、胖瘦、齿痕等等。下课。

    第34 讲 望舌质:舌态、舌下络脉
    我们上课。上一次我们讲到了望诊里面,讲了望排泄物、排出物,望小儿指纹。排泄物是痰、涎、唾、呕吐物、大小便、月经、带下这些内容。它辨证的时候一个总的原则就是凡是色白、清稀、没有臭气,这样的多半是虚证、寒证、阴证;黄、稠、有臭气的,一般来说属于实证、热证和阳证比较偏多。其中的大便、小便,它的变化有很多种类型,应该结合到大小肠、脾胃的功能,和寒热、潮湿对大便、小便可能会出现一些什么影响来加以理解。所以我们那里面有一道题目,实热证、虚寒证,或者寒湿证可以导致大便、小便一些什么改变?那就要结合阳气对小便,气化,水液的代谢作用,因此虚寒的一般可以小便清长,但是除了小便清长以外,阳气不能蒸化也可以小便短少,如果阳气升发的开阖失调,也可以出现小便失禁。那就是这个望诊和问诊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考虑。望小儿指纹,是指的小儿食指掌侧、桡侧端,就是前缘这个地方的一个脉络、静脉,实际上是一条静脉,这条脉络,观察的时候重点应该要分清风、气、命三关,风关、气关、(命关),小儿三关是指什么?风关、气关、命关。什么叫透关射甲?就是指纹一直延续到指端,到指甲的地方叫透关射甲,病情严重,它区分病情是三关定轻重。第二句很重要的就是“紫热红伤寒”,就是颜色,风寒热虚实,分病性,“紫热红伤寒,青惊白是疳”,这是很重要的。当然还有淡紫,浮沉,淡是虚证,紫是气血运行不畅;浮一般是偏表,沉一般偏里。主要是要三关定轻重,它的色泽定病情。这是望小儿指纹的重点内容。
    诊舌质。望舌。望舌,我们要望舌质和舌苔。正常的舌苔、舌质,正常舌象简称淡红舌,薄白苔。详细的它是淡红,灵活,明润,光彩,大小适中,舌苔薄白,干湿适中,这是一种正常的舌象表现。在望诊的时候特别要注意望舌质和舌苔这两部分。舌质有神、色、形、态。我们昨天讲到了舌质的舌形和舌色,舌的颜色和舌的形。舌的颜色分为:正常是淡红舌;比淡红舌白的是淡白舌,甚至是枯白舌;比淡红舌要红的是红舌,也叫做赤舌,或者叫舌红、舌赤;更深的,舌绛;舌质还可以出现紫舌、青紫舌,青紫舌它既可以由色白、淡白舌发展而成,润燥,润的,那多半是寒证、湿证,如果是由红舌、绛舌发展成为青紫舌,绛舌里面本来就有紫了,紫暗,那多半是实热证、阴虚证。所以这个颜色上分为淡红、淡白、红、绛、紫五种颜色。舌的形方面,分为老嫩、胖瘦,还有齿印、裂纹等等这样一些改变。讲到了有点刺、裂纹、齿痕,讲到了这样一些改变。
    三、舌态
      讲第三个,望舌质的第三个,舌态,舌的动态。它伸出来动不动,振不振动,伸不伸得出来,动态。舌态方面,正常的舌是伸缩自如,运动灵活的,是可以要它伸出来就可以伸出来,它可以在口腔里面能够灵活地运动。说明脏腑机能旺盛,气血调和。病理的舌态,可以出现什么舌态呢、舌象呢?可以出现痿软舌。舌体痿软,软的,痿弱无力,舌体痿软,伸缩无力。要它伸出来,它伸不出来,没有力量伸出来,肌肉没有力量,伸不出来,舌肌无力,伸不出来。这个舌质要它伸出来,它伸不出来,只能伸到口唇这个地方再也伸不出来了,舌体痿软,它不是强硬的。你看,中间它有凹进去的地方,它不是强硬,它是痿软的,伸不出来,这是舌体痿软。为什么会伸不出来或出现舌体痿软呢?多半是气血亏虚或者伤阴了,虚证,特别是气血不足,也可由于阴虚了以后也可以导致,这是痿软,阴虚以后,阴虚火旺,气血不足,全身得不到营养,气血、阴液的濡养、营养,所以舌体伸不出来,伸缩无力,不能够伸出来。到底是阴虚火旺还是气血亏虚?那就结合它的舌质的颜色。舌质白,伸缩无力,多半是气血亏虚;如果舌质红而痿软无力,那是气阴两虚,阴虚火旺,这是要结合它的颜色来看。
      第二个,强硬舌。舌体强,强[jiang]硬,强[qiang]硬。同样是伸舌伸不出来,但是,它不是没有力量伸出来,不是痿软,而是由于强硬了,板直了,很硬,运动不灵活,不能够灵活,要它伸出来,它是硬着的,伸不出来。这个舌质它就不是柔软的,要它伸,也伸不出来,舌苔很黄而腐,黄腐苔,舌体强硬,伸不出来。这种病人我们经常说他是舌强语謇,舌质坚而强硬了,伸都伸不出来了,但是口里面说话,舌子转动不灵了,舌子强硬了,所以讲话、语言也是吐不清的,不能够正常的说话,所以舌强语謇,往往伴有语言的謇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呢?很可能是热入心包,高热伤津,风痰阻络这样的原因导致的。实际上有高热伤津,热盛,热入心包,高热,心神的问题。神志都不太清楚了,当然舌子它还能够转动灵活吗?转动灵活不了了。刚才前面看的那个舌象,舌苔黄腐、很厚,说明这个病人可能是痰热在蒙闭着心包、阻塞了经络,所以它可以是风痰,或者痰热。中风的病人,中风以后,舌子讲话不灵活了,半身不遂,口眼?6?0斜,舌强语謇,口角流涎,可以出现这样的表现,那是什么问题?风痰蒙闭心神、阻塞经络所导致的。这些道理应该很容易理解,风痰蒙闭心神,高热蒙闭心神,心神不宁,转动不灵,导致舌子的转动不灵了。到底是哪一种?如果舌苔是白的,白腐、白腻,而转动不灵,那可能是寒痰、湿痰、风痰。是黄的,焦,舌红,那肯定是热盛,或者是痰热,风热?要结合它的整过情况来判断,到底是热入心包,还是风痰阻络,要结合其他的方面。我们这方面说明了舌为心之苗,心神不宁的时候、经络阻滞的时候,可以导致舌强,强硬。它和那个痿软不同的是,痿软是没有力量、没有力气,伸不出来,神志是清楚的,他说话不一定是语言会謇涩,但是可能说话力量不足,声音比较低,那是那一种表现,要结合全部来看。
      第三个,歪斜舌。舌子伸出来歪到一边去了,偏向一侧,或者是左侧,或者是右侧。你看这个舌子伸出来,口也有点歪了,口眼歪了,舌子伸出来也是歪到了这一边,看来和那个口眼?6?0斜有相同的性质,是不是?半身不遂,口眼?6?0斜有相同的性质。这个病人舌质的颜色还是红了,舌苔黄了,甚至后面到了焦了,黄焦、焦黄,舌苔黄,舌质红,这肯定是热,面向一侧了。什么问题呢?中风、喑痱、风痰、痰瘀阻塞,就是经气不利了、经络被阻塞了。和口眼?6?0斜、半身不遂病机相同。舌尖歪到哪一边,和那个口眼?6?0斜歪到哪一边也是相同的,就是口眼歪斜?6?0到左边,是右边出了问题,舌子它一定也是舌尖向左边歪斜;如果舌尖向右边歪斜,是左边出了问题,左边有瘀血、经络阻滞了,它的功能丧失了。机制我们就不解释了。
      第四个,颤动舌。舌子伸出来以后颤动不停,颤动不停是什么表现呢?就是伸出来不自主地在这里颤动,这种病人还是不常见,不很常见。但是注意的时候,可能也没有注意这个问题,手在颤动、头在颤动,在摇动,舌子伸出来它也在颤动,可能医生望的时候就没有注意望这个问题,望他手颤动吗?手颤动,在动,头也在动,就没有注意舌子在颤动,实际上舌子也可以颤动。为什么会出现呢?是肝风内动的一种表现,肝风内动。肝风内动可以有很多原因的内动,我们以后学辨证会讲这个问题的,有几种原因可以导致肝风内动。舌子颤动,这是一种动风的表现,和手足的颤动、头的摇动是一样的。也还可以见于酒毒,饮酒、酒癖的病人,也可以出现这种情况。具体是哪一种原因的肝风内动,那要结合他的舌质的颜色,全身的情况来进行辨证,如果属于舌质红,有颤动,那可能是热盛动风;舌质红小,没有什么舌苔而动的,那可能是阴虚动风。所以要结合全身的情况和舌诊的情况、舌象来全面分析病情。
      第五个,吐弄舌。吐舌和弄舌这是个动态,所以这个舌象上不好反映,反映出来也没有、看不到它在吐弄、在颤动,应该要有动画、录象,才能够反映出来。吐弄舌,吐舌和弄舌不完全一样,吐舌是什么意思呢?舌子伸到外面,缩不回去,也不一定是它完全缩不回,他愿意把舌子伸到外面,你把舌子伸出来看一看,它伸出来,伸出来它(不很快)缩回去,或者生病的时候他自己就把舌子伸到外面,这是吐,吐出来,吐在口外。弄是什么意思呢?是这个舌子伸出来以后,在口的周围舐动,舌子在口的周围、四周,嘴唇左右、上下不停的这么舐动,舐舌子,或者是掉动不宁,舌子在这里一吐出来又伸出来、吐出来又缩回去、又吐出来缩回去,这就是弄。吐是讲吐出来,它没有运动,不是讲它不停的在这里动,吐出来不马上缩回去;弄是讲的上下、左右在那里转动,舌子在舐口唇,或者伸出来又缩回去、伸出来又缩回去,这就是弄。这为什么会吐弄?为什么会出现那种情况?它是有热,热毒攻心,热盛动风,最常见的是热证。什么东西最容易喜欢吐出舌头来?动物里面狗最容易吧,舌头吐出来,是不是?一到热天的时候,还没有到热天,它都把舌子吐出来很长,为什么?狗那个汗腺很不发达,狗它不出汗的,天热它要放散热能,它要什么?它通过舌头,把舌头吐出来,它就把热放散掉,所以这个狗最容易吐舌头。哪个舔舌子?蛇、猫科动物都有舔舌,弄的习惯,都有把舌子伸出来,上下左右舔,那就是弄,弄舌。那么人生病以后,出现吐舌、弄舌,最主要的是热盛,热毒攻心,舌为心之苗,要把这个热毒放散掉,或者是一种热盛动风了,甚至是动风的一种表现。也可以是正气已经竭了,快要死了,吊颈的人当然舌头是吊出来了,吊颈的人、自嗌的病人。除了这种以外,病情严重的时候也可以舌子伸出来,不知道缩回去,有这种情况。吐弄,还可见于一种小儿智力发育不全,那种小儿有点痴呆,小儿先天愚症,先天的愚昧、愚蠢,智力发育障碍,他经常就是把这个舌头好像比较大,放在舌的外面,有这种情况,先天的智力发育障碍,先天愚症。
    第六个是短缩舌。舌体短缩了,缩进去了,当然也吐不出来。要他望舌子,你把舌子伸出来,它伸不出来,短缩舌。你看这个舌缩在里面,边上还有齿印,舌苔已经焦黑了,舌子伸不出来,这是要它伸它伸不出来。只能照到这个样子,照片只能照出这个样子来,伸不出来,短缩在里面,短缩了。为什么会舌体短缩呢?说明不能够伸长,也可能伴有舌体痿软。为什么会短缩呢?经脉(阻闭)、神明不清楚,也可能是病情危重,神志不清了,不太清楚,伸不出来;也可能是寒凝,寒凝筋脉,寒性凝滞,寒性收引,可以;也可能是气血虚弱,那就和痿软要并在一起,舌体又痿软,痿软以后当然也伸不出来,那是气血虚弱;也可能是热盛津伤,刚才前面看到的那一种,舌质红,舌苔焦、黑,那是热盛津伤了;也可能是风痰阻络,前面讲的强硬舌,中风的病人都可能出现。反正从舌子上它反映为舌体短缩,伸不出来,也可能伴有痿软,也可能伴有强硬,都有可能的,那就要看具体的情况了,和全身的情况来进行辨证。舌短缩,如果颜色淡,青紫而润滑的,当然是寒凝,舌子短缩,颜色又淡,甚至变青紫色,可能是寒凝;如果光是舌淡,而不是青紫,那可能是气血虚衰,气血虚衰也可能导致,气血亏虚;短缩而润滑的,可能是风痰,痰浊内阻;舌体短而胖,润滑,边上有齿印,脾虚痰湿之类的邪气;短缩而红绛干燥,前面看到的那个舌象,可能这一种属于热盛伤津,筋脉挛急。还有一种先天性的舌系带过短,我们讲舌底,舌底,把舌子翘上来以后,下面看到有一条,中间有一条舌系带,它是连着舌体的,运动和这个系带有一根带子牵着,不能乱跑,像那个玩猴戏的,用一根绳子把这猴子牵着的,这个舌系带把舌子是牵着的。舌系带过短的人,他可以出现。你看,舌系带就这么一点点长,你再要伸,它也伸不出来,它就这么短,所以这个舌体伸不出来,讲话恐怕也不灵活,讲话吐词肯定也吐不清,可能有些发音发不出来,舌子不能够灵活。这是一种先天性的,这种先天性的治疗,就是要吃药恐怕比较难,动手术,把这个舌系带把它切断,让舌体能够自由运动,把这个绳子给它切断,让它自由一点,用这种方法。你看,舌子怎么伸,甚至把舌体都变形了,伸不出来了,变成那么一个弯了,舌体都变弯了,这就是先天性的舌系带过短,先天性的舌短缩。这个病人、这个人也照得(好),正好下面的牙齿它脱落了、两颗牙齿脱落了,正好把这个舌系带就照得这么清,如果两颗牙齿在这里拦着,你还看不太清楚,牙齿也脱落了,先天性的。这就是第三个,望舌的舌形、舌态。
    四、望舌下络脉
      第四个,望舌下络脉。舌子下面的这个筋络、脉络。我们再复习一下,看舌下的络脉的表现。刚才讲的这一个是舌系带,是不是?这边上有两个皱褶,一边有两个,皱褶像伞折叠起来的那个折,伞折叠起来有折叠的这种表现,这就是舌下的静脉。我们要望的主要是望舌下的那个络脉,舌系带的两边。我们把这个地方叫做舌下肉阜,舌下肉阜有唾液腺开口的地方,左面的金津,右面的叫玉液,我们再简单复习一下。这就是望舌下络脉,舌下络脉是指的什么,是指的舌系带两边各有一条纵行的、比较大的络脉,就是望这个舌下面的静脉,带青紫色,这就是舌下的络脉,我们要望就望这个地方。这个舌下络脉怎么样是正常不正常?你望望什么呢?首先看看它的管径大约2.7个毫米,小于2.7个毫米。实际上我们是凭肉眼去看一看,测一测这个静脉是不是很粗大,一般来说,大约是0.3个厘米之内,比较细。它的长度是从舌尖到舌下肉阜连线的3/5,小于3/5,舌尖到舌下肉阜这个地方,我们把它划(一下),这个地方就是1/2,假设这是1/2的话,那么它不应该超过3/5,那就是说,它一般不应该超过这么多,这个血管不要超过这个地方,大约是这么长,从舌尖到舌下肉阜的,不超过3/5,它最多只能够到这些地方,这就是它的正常的长度。颜色是暗红,带有一点青紫色,带紫色了。因为那是静脉,血管,暗紫色。脉络没有怒张,不紧束,不弯曲,没有增生,排列有序,绝大多数为单枝,极少数也可以有双枝、有两条,一边有两条静脉,两条静脉里面它还有小的分枝,这都是正常的,大约是这个样子。我们观察是要观察什么呢?就要观察这个络脉,这个静脉的长度有多长?刚才讲,不超过3/5;它的形状粗还是细?有没有分叉?是不是扭曲了?色泽是什么颜色?正常的暗红,带有紫色。粗细,舌下小血络,边上的小血管怎么样?要进行观察这些内容。稍微显得粗一些,是不是?显得粗一些,它还有分枝。我们要看的时候就是看那个舌下络脉,它的粗细、长短,排列是不是整齐,有没有扭曲,这个地方有的扭曲,这个地方显得有点结节,这还是比较(轻)有病的表现,有一点轻微的病。这个地方舌下肉阜显得比较明显,舌下肉阜,这两边,舌下肉阜,舌尖到舌下肉阜的3/5这么一个长度。有病的时候,如果这个舌下络脉表现不正常,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一些表现:一个是颜色淡,脉络很细,不明显。这个当然它伸舌也伸得短了一点,反正这个脉络很细,脉络细,颜色并不显得紫,它应该带有紫红色、暗红色,不带有紫色,血管又小,颜色又不是紫红,那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气血不足,脉络不充,这个很容易理解,直接就可以看到,我们说气血足不足,最多是络脉大小,这个地方血管可以看得到。如果是粗壮,很粗,脉络很粗,青紫、绛、绛紫、紫黑,反正就是颜色很深,颜色变深了,细小络脉呈网络状,或者是扭曲,和珠子一样的、一串串的,打结、弯曲这样的一些表现。这些表现说明什么问题?这个血络、脉络是不通畅的,因此它是血瘀的一种指标。这一个病人这么粗,你看这一片都是血管,你看这个地方这一片都是血管,很长,超过了3/5,这个肯定超过了3/5,舌尖到舌下肉阜3/5,恐怕3/5就是到这个样子,他现在这前面都有了,增粗增强,好多的结节,颜色变成紫暗色、黑色,这下面还有很多的小血管、网络,太多了,扭曲了、弯曲了、增粗了。像这种情况很显然它是血瘀的指征,血液运行不畅。所以望舌下络脉它直接就可以看得到,它不需要仪器。我们可以望眼底、望指甲,也可以看到小血管,那还要用个显微镜,这个是用肉眼就可以直接看得到、看得很清楚,比其他地方看得更清楚。所以这个是望血瘀、气血充足不充足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因此望舌下络脉主要是望、要看,要么气血亏虚,要么气滞血瘀,瘀阻为主,主要是判断气血病的情况。这就是望舌质主要望诊的四个方面。实际上还应该有一个望舌神,我们以后会讲,它就是运动灵活,润泽,有光泽,明润,就是有神的表现。我没有详细讲了。
      我们要附带补充一点内容,教材上没有的,就是说舌体上还有几个病的情况。除了刚才讲这些舌体的变化,可能是全身病变的一种反映以外,在舌体上单独出现的一种病状、病情。舌疮。舌子上生疮,这是一个舌象,舌子上生疮的一种表现。第二个,舌子上生疔。舌子上也可以生疔,我们讲疔疮只生于头面部和四肢,头面部里面包括了有鼻疔、有承浆疔、人中疔、锁口疔、迎香疔、眉中疔、太阳疔等好多疔。其中可以生在舌子上,舌疔,这个地方,舌疔,这个地方也有个脓头,这个是舌疔,书上、原件上说这就是个舌疔的病人,舌疔疮。应该说舌疔的病人,应该说周围还应该有点红肿,疔子很深,痛得很厉害,痛、麻、痒,病人应该还有这种表现我们才能判断是舌疔,仅仅凭这一个恐怕还很难说,他一定还有疼痛很厉害,有烧灼的感觉,麻、痒,还红,周围还应该红一些,这是舌疔。舌菌。实际上是舌子生癌,舌癌,舌组织生癌,癌症,高低不平,肿块高低不平,癌肿就是舌菌,这个病名叫做舌菌,不叫舌癌,叫做舌菌,舌子上长了一个菌,实际是长了恶性的一种舌癌。第四个,重舌。舌子下面,好像有两个舌子一样,这个下面实际上是口腔下面肿胀了,所以舌子下面好像还有一个舌子。这是这样照出来,如果是舌子往上,舌尖抵着上牙齿,上齿的时候,看舌象,可能这个地方就是肿胀。因此,虽然这个地方不是两个舌子,还是讲舌下面肿胀,红肿,胀,就像那种重舌。舌衄。就是舌子上面出血,叫做舌衄。牙齿出血的很容易见,鼻子出血也容易见,舌子也可以出血。你看,这就是一种舌子的出血点,出血点的表现,快要消褪了,慢慢变成黑色了,舌的出血点,这是舌衄。当然轻微的也可能就是,在这些地方有一点像红舌,血渗透出来一样的,可能不是这么一个圆点、一个圆点这样的出血,它也可以像这些地方出现一些,我们有一个舌象,有一个舌象的片子可以看到那个样子。颜色不很红,像这个渗透出来,血慢慢地渗出来、流出来的这种情况也是舌衄,反正就是舌子上出血,就是舌衄。望舌质主要是望这么一些内容,我们可以出一些复习题,让学生进行一些思考。休息一下。
    第35 讲 望舌苔:苔质
    望舌质的内容我们就讲完了,讲了四个:舌形、舌色、舌态和舌下络脉。
    第三节 望舌苔
    下面讲望舌苔。舌苔主要看两个方面:一个是苔质,一个是苔色。
    一、苔质
      苔质。舌苔的质,什么质呢?有厚薄、润燥等等这些方面。一个是看舌苔很厚还是很薄,苔,上面长的这些苔厚还是薄,看这个问题。厚和薄怎么样区别?什么样的舌苔厚,用个尺子去量一下,多少个毫米就是厚苔,多少个毫米就是薄苔,过去没有这种方法,现在实际上有了,有一种光学断层扫描。像湖北,湖北他们现在就正在做这个研究,就像CT一样的,根据光给它分成很多层,看看舌苔有多少厚,多少个毫米来看。我们平常看这个舌苔厚、舌苔薄,用那个光学断层扫描,恐怕每个病人都来做一次扫描可能也做不起,也没有必要,而往往就是用肉眼去看。看的时候凭什么呢?凭它见底还是不见底。什么叫见底呢?透过舌苔能够隐隐地见到舌质,就是舌质上面铺了一层苔,还能不能够看到下面的舌质。这个上面有舌苔,有一个白色的苔,但是下面还是可以看到里面的红色的舌质,可以看得到,这就比如什么东西?这个地上面结霜,北方也有吧,地上面打霜,地上面散在、有了一层白白的这种结晶,但是一看里面地还是可以看得到,或者下雪,很薄的一层雪,并没有完全把这个地面盖掉,因此这样就可以见底。这个底就是讲的可以见到舌质的这种情况,那我们把这种舌苔就称为薄苔,也叫做见底苔。见底苔这是一种医学上叫它见底苔,我们叫,实际上我们写病历的时候就是薄苔,不写见底苔,不这样写。厚苔和它不同的地方就是看不到舌体了,很厚的一层雪了、结冰了,下面就看不到。你看,这个,当然这些地方还是可以看得到,是不是?这些地方,中间像这些地方,这一大片的地方就看不到,这个地方还可以看到,像这个地方还是薄,那么中间像这一片那是非常厚了,这些地方就是很厚的苔了,这就是厚苔,看不到舌体了,就像下雪了以后,地面已经看不到了,看不见地面了、路面了,这叫做厚苔,也就是不见底苔。厚苔和薄苔的表现是这样的。厚苔和薄苔主要反映什么问题呢?邪正盛衰和邪气的浅深。邪正盛衰就是说反映正气怎么样,邪气怎么样,正气亏虚其舌苔是由什么生成的?舌苔为什么会生出舌苔来?是由胃气蒸发着胃浊上潮所形成的,如果是胃气虚了,它也可以舌苔生得少、也可以薄。所以舌苔可以是正常的,淡红色,薄白苔,见于正常人。也可以见于表证,病邪不重,刚开始病情比较轻,病邪不重,病位不深,病比较轻,卫气没有明显的受到损伤,所以是薄白苔。厚苔,舌苔很厚很厚,厚是什么问题呢?可能是由于里热,热它能够加速循环、加速物质的代谢。我们讲舌苔是由什么乳头构成的?主要是什么乳头?丝状乳头。这个丝状乳头老化,老化得很快,按照现在说就是凋亡加速,细胞凋亡、坏死。这个丝状乳头它也是一种细胞,它就加速了这种情况。所以里热证,或者是有宿食、痰湿,胃里面有很多的食物停在那里面,所以这个胃气蒸发着这些食物的浊气往上熏,熏得那个舌质上面就很厚很厚,有痰湿等等,这都可以是出现于厚苔。这是一个厚苔吧,这些地方,并且还有一块块的脱落。这一个舌苔,舌象既有舌苔厚,又有舌苔的脱落,舌质这个地方,这片显青紫,病情复杂了,既有气滞血瘀,可能又有气阴亏虚,又有邪气内伏,病情可能复杂。如果舌苔由薄而变厚,说明邪气渐深了,表证入里了,病情发展了。如果由厚苔慢慢变薄了,正常人应该是薄白苔,它由厚苔慢慢变成像正常的舌苔差不多了,并且薄苔并不是厚苔一下子就整过脱掉了,它下面长了新苔,一种新的薄薄的苔,这说明邪去正复,正气慢慢恢复,邪气已经去掉了。这个厚的舌苔说明是一种邪气,厚的舌苔脱落了,慢慢长了新苔,当然是邪去正复的一种表现。如果突然脱落,舌苔很厚,一下脱掉了,下面一点新生的苔都没有了,那是正不胜邪。虽然舌苔脱落了,下面没有新苔生长出来,是胃气将绝。由薄苔突然变厚苔,那当然是邪气很快就发展入里了,和上面这个是一样,突然变厚,只是进展很快。
      第二个,望舌苔的质,除了望厚、薄以外,要看它润滑还是干燥。润滑和干燥实际上不仅仅是讲舌苔,舌质也要看润滑和干燥。舌质和舌苔都有润滑和干燥的问题,我们在讲舌质的时候,没有讲舌苔,舌质燥,舌体干燥,舌体润滑,实际上也有舌体、舌质的润滑和干燥问题,那和舌苔一路讲。舌苔润泽有津。润泽,干湿适中,不滑不燥,正常的,我们讲舌苔薄白均匀,干湿润燥适中,应该是还有一个润燥的问题。舌质淡红,舌体运动灵活,大小适中,舌苔薄白均匀,舌干湿润燥适中,润泽,这就是润苔。适中,没有很多的津液,也更见不到干燥,适中。什么样适中?你自己去理解,显得既不干燥也不是有很多的水分在那表现。如果水分多了、水分比较多,一看上去,如果说你不知道这个舌润是什么样子,你喝一口水吧,再来看舌质,舌质上面肯定要润一些。扪之湿润,这扪上去好像显得水分多一些,那就是润滑苔,正常的是润苔,水分太多了,又变成滑苔了,但我们有时候也合起来讲,舌苔润滑、舌体润滑。润滑说明起码津液没有受到损伤。如果滑得很明显,那可能还有水湿内停。舌体如果干燥,舌苔干燥,扪之无津,甚至有裂纹,那个叫做燥苔。干燥,有裂纹,看上去就没有津液,舌质又是暗红色,舌质又红、色暗,肯定这是一个什么证?肯定是一个热证。甚至比这个燥苔还厉害,比这个干燥的燥还厉害,变成糙粗,就是很糙粗,像沙子一样的堆积在上面,那就是这一个糙,这一个糙,粗糙的糙,比那个干燥还要厉害,干燥只是看它没有津液,粗糙是这个舌体甚至有一些像高低不平,舌苔这种情况像沙子堆在上面的,摸上去碍手的。这一个就更厉害了,裂纹,舌体、舌质紫黑色,舌质的颜色紫黑,舌苔很干燥,像那个公路上面堆了一些沙石一样,虽然是平坦的,但是像有些细小的高低不平,这是糙苔,糙苔比那个干燥的燥更厉害。那么这个润滑和燥、糙,很明显这个润燥是干什么的?是看津液的盈亏和输布情况,和水分有关系。水分多,津液没有受到损伤,就是像滑苔或者接近正常的是润苔;水分少了,津液干燥,没有水了,就显燥苔,甚至是糙苔。主要是辨别津液的盈亏和输布情况,这个机制很容易理解,就不讲了,它无非是津液、水湿,判断这个问题。如果由燥苔变成这个糙苔,病情发展,这都比较容易掌握,我不一个个讲了;由舌润而变成舌燥,那是津液在受到损伤;如果由舌质燥慢慢变得润泽,那说明津液已经气化正常了,水分的气化正常,出现正常,津液已经能够恢复了。
      第三个,腐、腻(苔)。这两个舌苔是我们舌苔里面的重点。薄、厚,应该说,我们看得几次舌象,应该就可以分得出来了。润和燥,看几次也可以分得出来了。但是腐苔和腻苔,即常见,也要把它分清楚,讲清楚,比较难一点。实际上也不难,我们看看腐苔,腻苔。腻苔是什么样子呢?腻苔的表现,我们看这张舌象图,腻苔它的特点是什么呢?苔质、颗粒细腻致密。腻,这个腻,有些什么东西是腻?肥肉是腻的吧?肥肉是腻的,吃肥肉有一种腻。再看我们现在不知道用洗涤剂以后可能也没什么抹布,擦碗、灶上面的抹布,如果没用洗涤剂,没用那个去,用起那个抹布是什么感觉?一种腻,为什么?里面有很多的油在里面,肥肉也是里面有很多的油。它的特点表现为什么东西?它颗粒很细,并不像那个一颗颗,你看,一片片的,很密,融合成片了,中厚边薄,中间厚一些,边上薄一些,紧紧贴在舌面上,如涂有油腻,好像上面涂了油,涂了一种膏,涂了膏一样的,涂在上面,揩之不去,你揩一下,用个棉签揩一下,不但是揩不掉,那个棉签的棉花可能都粘在上面了,那个棉花丝都粘在这个舌苔上面了,它里面的油把它粘住了。不但是舌苔没有擦掉,舌上面可能还粘上棉花,棉花都粘上去了,所以它是揩之不去、刮之不容易脱落。这说明什么问题呢?湿浊痰饮内聚。反正有水分、有油腻,这种油腻在我们中医看来,就是痰湿,是痰和湿,而不是一般的水,相当于有痰湿内蕴。这种痰湿内蕴,它密密麻麻的盖着一层,说明阳气是被包围了,气化不通畅,它不能够把它蒸发出来、蒸散掉,阳气被遏,湿浊痰饮,这是腻苔。这种苔看到以后,很常见,当然不一定是白色的了,也可能黄色的,甚至是带黑色的,反正它是密密的,厚厚的一层,像涂上去的一层,看不到底。薄的也可能看得到底,但是涂上去的这么一层表现,这就是腻,有一种油腻的感觉。腐苔。腐,像豆腐渣一样的,豆腐、豆腐渣一样的。我们看看腐苔是什么样子。这是一个腐苔,腐苔和腻苔相比较,腐苔它就显得什么呢?颗粒粗大、疏松,松一些,不像这密密麻麻粘在一起、成片。腐苔像豆腐渣一样的堆积在上面,一层、很厚一层,但是它比较疏松。你看中间它就没有堆满,还可以看到舌质。这个是看不到,整过盖满了一片、盖了一片。这一个堆上去了,豆腐渣一样的,揩之可以去,一揩它可以揩得掉,甚至是成片的脱落,舌底光滑。这个它揩也揩不掉,你就是擦掉了一点,它下面还有很多,它上面剥掉了一点、擦掉了一点,它底下面还有。这个一揩它很松,疏松,所以揩它可能这一片都把它揩掉了。它说明什么问题呢?阳热内盛,胃浊,蒸发胃浊上潮,里面有食积,痰浊。这个也是痰湿吧,这个也有痰浊,它有相同的地方,都有邪气。不同的地方在什么地方?这个地方阳气不能够把邪气推开,所以阳气是被包围着的,痰湿包围着阳气。这一个呢,阳气是可以蒸发开了的,所以它就显得疏松,中间还有些孔、有些漏洞,所以阳气并没有完全被包围着,没有被遏制。但是也有的书上提到,腐苔是胃气衰败、湿浊上泛。湿浊也可能的,是不是?湿浊是可能的。胃气衰败,这个提法!胃气衰败可不可以?如果松得很厉害,松动,一刮了以后,它松动容易刮掉,舌苔它可以成片的脱落,一脱了以后,后面不长新苔了,没有新苔了,完全显出一个光光的肉的舌体,一点新生的舌苔都没有,那说明胃没有再生长的能力了,胃气没有再生长舌苔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它可能说它有胃气衰败。但是临床上一般这种胃气衰败的人,那恐怕不是单纯凭一个有腐苔的这种表现,应该说腐苔它还是胃气能够蒸发津液上潮的,并不是胃气衰败。胃气衰败局部就是这种舌苔,腐苔脱落以后,腐苔没有根、无根,我们以后要讲无根的时候,它没有新生的舌苔生长,那可能说它胃气已经虚了,没有继续生长舌苔的能力,从那个角度来理解可以。还有一种,脓腐苔。就是舌苔上面好像黏厚的一层脓一样的,实际上也可能就是脓排出来的时候在舌质上面还贴了有一些,像喝牛奶的时候那种奶瓣粘在舌子上面,没有吞下去,没有漱口,就是没有洗掉,那就是一种像脓一样的叫做脓腐苔。这个病人,苔黑,这边上有些黄,白色、黄色的这样一些像黏液一样的。这个要注意,我刚才讲到喝牛奶什么东西,它也可以形成这种奶瓣,你不要“哎呀,你有脓腐苔,有内痈”!不一定。脓腐苔说明多半是有脓、痈,里面反正就是有腐败,气血有腐败的现象,它才能够形成脓,有脓的这种表现,舌上面有脓一样的,这就是脓腐苔,多半是有内痈。也不能绝对,你不能(说)不是肺痈就是肝痈,不是肝痈就是肠痈,不是肠痈就是胰痈,那也不一定。但是说明这个上面它说明是有气血腐败,像有脓一样的,所以叫做脓腐苔。腐苔和腻苔,通过腐苔和腻苔测阳气与湿浊的消长,可以测到。腐苔和腻苔都是有邪气,这个邪气是什么邪气?一个是有痰浊,一个是有食积,痰湿和食积。那么腐苔和腻苔的表现上,它又有一点不相同的地方在什么地方呢?不相同的,这个腻苔阳气往往是被包围着的,所以多见于脾虚湿困、食积,阳气没有伸张,这是腻苔的特点。腻苔里面又分好多种:白腻苔。舌苔,刚才前面见到的就是白腻苔,白腻而滑,前面是一种白腻而滑的苔。这个没有那么厚,但是还是显得是腻,润滑,并不干燥,舌质不红,舌苔润滑而腻,又不很厚,还是薄腻,不太很厚,也不显薄了,反正不是很厚,比刚才那个看来就没有那么厚,苔腻。那是什么问题?痰湿、寒湿内阻,阳气被包围了,阳气被包围着。第二种,苔黏腻而厚,口里面有甜味。口甜我们讲过,可能是湿热。你看,这是腻吧,这个地方密密的,这一块主要是显了这一片,腻,其他地方不明显,就是这一片,特别是中间这一片黏腻,好像贴在上面的,紧紧的、密密的这种舌苔。黏腻而厚,舌苔还变(成)了一点黄白相兼,看得见吗?除了这些地方白以外,中间这些地方黄,黄白相兼的舌苔。多半是什么问题?如果又挟有口甜,脾胃湿热,湿和热结合在一起,上熏出现这种舌苔。黄腻。我们前面看到的那个舌象是典型的白腻,白厚,白腻,白腻厚滑苔。如果黄厚,黄腻而厚,很厚吧、黄吧、腻吧、很致密吧,这个舌苔很致密,不是一颗颗的,还加上有一些什么东西?舌尖上还有什么?红星点,舌红点,红点舌,黄腻苔。黄腻苔,黄、厚、腻,又厚又腻的这样一种舌象,黄厚腻苔。这个舌象厚腻,黄厚腻苔,舌边有尖点,那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是有湿有热,痰和热,一方面腻,说明有湿有痰,现在又黄、又厚,厚倒不一定,这个又黄,舌质又红,甚至有红点,那说明还有热,因此是一个属于痰、一个属于热,一个属于湿、一个属于热,一个属于暑、一个(属于)热。暑也是热,是不是?所以就是湿和热,痰热两方面存在黄腻苔。如果舌苔由腐苔逐渐消失,慢慢长出新的薄白苔,腐苔、腻苔消失了,特别是腐苔消失了,后面长出了新的薄白苔,那说明邪气已经去掉了,正气在恢复,邪去正复。如果是舌苔脱落,不能够续生新苔,那是胃气衰败,属于无根苔。刚才我们前面那个地方我打个问号,就是一般来说,腐苔应该是讲的胃气并不很虚弱,它能够蒸发着痰浊、湿浊上潮,就是产生一个厚的苔,厚苔、腐苔。如果这种腐苔脱落以后,它没有新生的舌苔,那说明无根了,胃气已经没有再生的能力了,这一种属于无根苔。
      第四个是剥苔。一片片的剥掉了、剥落苔,剥苔、剥落苔。这个剥落苔,前面,你看这一片剥了,很容易看到,这个地方也剥落了,就是中间这一片没有剥落,剥掉了。这个剥落苔有不同的情况:有全部剥落的,有一部分剥落的。全部剥落,整过都剥了,你看,只剩下这么一点点了、后面一点,整过前面、全部舌都剥掉了,没有苔了,几乎全剥掉了,当然还剩了一点,舌根这个地方还有一点点苔,全部剥落。也可是某一个部分剥落,某一部分剥落又分出了好多种:有前剥苔,前面这一块剥掉了,叫做前剥苔;有中间这一块剥了,那就是中剥苔,中间这一片剥了,这个地方前面本来是舌苔就比较少,是不是?少一些,因此舌边还有苔,舌根有苔,中部,主要是中部剥了,就是中剥苔;还有根剥苔,只有根部脱落了,这个主要是见于舌根剥了,这个地方也剥了一点,舌边也剥了一点,舌根的舌苔剥落了,就是根剥苔;还有,除了这种以外,还有花剥苔,乱七八糟的剥,不是哪一个部位剥,花剥苔,点点的,你看,到处都脱了一点,有的地方又有,有的地方又没有了,这一片剥落了,你看这一片也还有舌苔,舌苔有的地方中间又还有小片的剥落,这是花剥苔,像那个花一样的,花瓣一样的,花剥苔;还有鸡心苔,舌苔剥落以后,像鸡的心一样的,中间这么剥一点、后面剥一点,舌中、舌根剥一点,也可能就是舌中间剥一点,实际上是舌中,中剥苔,但是形象有的像鸡心,像个鸡心一样的,所以叫做鸡心苔。这是根据剥落的部位不同,一部分剥落就是这样的,也可能是全部的剥落,这是名称上有这样一些区分。还有一种叫做镜面舌。全部剥落以后,像镜子一样,一点舌苔都没有,反光,镜子就是折射能力、反光,上面非常光滑,一点苔都没有,这就是镜面舌。舌质还红,红色镜面舌。当然我们镜子只有无色,不会有什么红色,镜子没有红色。但是这个舌质它本身是光滑如镜,舌质红,红色镜面舌,一点舌苔都没有。还有地图舌。一种地图,剥落以后,不规则的脱落,像那个花剥苔一样的,没有规则,但是它有个什么(特点)?边缘拱起,界限非常清楚,像是画地图一样的。这个地图一个国家和一个国家之间,一个省之间,它中间都有一个明显的标志吧,这个省界、国界,它界限是很清楚的,像这种我们叫做地图舌。从这些地方看,好像是花剥苔吧,但是这些地方界限很明显、很清楚,所以把这种舌苔也可以叫做地图舌,像画地图一样的。有的地方是大陆,有的地方是海洋,有的地方有苔,有的地方没有苔,海岸线很明显,这就是地图舌。这些舌都属于剥落苔,舌苔有剥落的表现。还有一种是类剥苔。好像是剥,但是这不是真正的舌苔剥落了,是什么问题呢?剥落处舌面不光滑,仍然有新生,就是有一部分舌苔脱了,下面仍然长得有新苔,类剥苔。这些地方是剥了吧,舌苔剥了、剥掉了,剥掉了以后,下面看出来又在长出新的薄薄的、很细小的白苔,薄薄的长出来了,所以这叫做类剥苔。它并不是剥了,我们讲剥苔,剥苔以后,下面就看到是舌质,没有苔,那就是剥苔。而类剥苔哩,就是剥落了以后,它下面有新生的,下面长出来了,把上面的退掉了,慢慢把它融掉了,这就是类剥苔。剥苔有好多种、好多种,真正的剥苔是讲的前面这些种,类剥苔不是真正的剥苔,是一种舌苔脱落以后它长得有新苔。那个剥苔是舌苔剥了的地方没有长新苔,这就是剥落苔。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舌苔会剥落?剥落以后不长出新苔来、没有长新苔,那肯定是舌苔的生成靠胃气蒸发着胃浊上潮,胃的生气不足了,胃的阴液干枯了,气血不足,全身虚弱,它不能生长,脱了就脱了,它不长了,什么问题?虚了,直接的是胃气虚了,也可能是全身的气血、阴津亏虚了,虚证,剥落苔是虚证。那为什么刚才讲类剥苔它不是真正的剥苔呢?它叫做类似于剥苔呢?因为它下面剥了以后,它下面有舌苔生长,说明这个剥是正气把邪气排出去,正气仍然存在,所以它属于类剥苔。真正的剥苔它是下面没有舌苔生长,所以它是胃的气阴不足,全身的气血亏虚这样的一种表现。还有一种先天性的剥苔。生下来就有剥苔,当然这个生下来就有剥苔,我们平常新生儿接生的时候,那个产科、病房那并没有说,“哎呀,新生儿,看看有没有先天性的剥苔?”没有那么看。没有生病的时候,也没有每个人都作过健康登记,从几岁开始,生出来以后有没有类剥苔,也没有作这个登记。一看的时候,“哎呀,他有剥苔”,有的人甚至是好好的、没病,比如说我们同学互相在一起,大家看看舌苔,可能有的个别的同学他舌苔就显得剥,他身体也健康,没有病,他没有到胃气亏虚、胃阴枯竭、气血不足,没有那种表现,那可能他是一种先天性的剥苔,只是在检查的时候,或者生病望舌的时候才发现。你怎么知道是先天性还是真正有病呢?这一种剥苔,部位常常是生在人字沟的前面,呈棱形,多半是因为先天发育不良,它也还是一种表现。这个地方发育,舌苔的这个地方,胚胎形成的时候,这个地方发育得不好,呈那一种表现,这是先天性的剥苔,呈棱形,在我们这个地方有个人字沟,假设这是一个舌子的话,这个地方有个人字沟,舌根这个地方有个人字沟,现在这个地方就变成了一个和人字沟构成了一个棱形,这块地方不长舌苔,先天就有的,这叫做先天性剥苔。剥苔为什么会出现?剥苔的机理应该很容易掌握了。气血不足,胃气不能够蒸发,胃阴不足,就出现各种各样的剥苔。它的范围的大小和病情的轻重可能有一定的关系,这些问题我们不详细讲了。
      第五个,偏和全(舌)。看舌苔的偏和全,是一边有苔、一边没有苔,还是整过两边都有苔。全就是舌苔遍布到舌面,前后、舌的根部和舌的体部、舌边部都有些舌苔。当然全也不是绝对的全,舌边、舌尖本身就应该要薄一点,甚至没有苔。这个舌几乎所有的舌质上都有舌苔,有一个什么苔?苔质什么样?苔质密,苔色应该是黄白相兼,白在慢慢转黄,黄、白、厚、腻苔,舌边怎么样?是红一些。现在这些地方看不到舌体、舌底,很厚,但是舌边还可以看到舌质是显得红一些,遍布的这就是全苔。偏在某一个部位,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的,那就是偏苔,偏在一边。你看,这么斜着偏过来的,这样的偏着、斜着,这一边脱落了,实际上这也是剥苔,剥苔的一种,就显得偏在一边了。全苔。是邪气散漫、湿痰阻滞,整过都有舌苔,到处都有邪气。什么邪气?又厚,很薄了以后就不会显得全部都有舌苔,它一般来说都是厚,因此是痰湿。前面讲到的湿浊可不可以?食积也可以,多半是腐腻苔,这种情况说明邪气散漫。偏苔。多半是所分候的脏腑有邪气停聚,看它哪个地方有苔,就是哪个地方有邪气。这个不是很重要,偏苔,苔偏于舌尖,胃气先伤,偏于舌根,这些不很重要,我们知道一下这个意思就行了,就是和位置有一定的关系,偏的位置有一定的关系。鉴别一下:偏苔,这是舌苔分布上的一种病理表现;剥苔是原来整过都有苔,剥掉了。偏苔是那一部分没有长舌苔,或者是因为那一部分不会动,舌子不会运动,那个地方舌体歪斜,半身不遂、口眼?6?0斜的病人,舌子那一边也不知道动,不知道动的那一边当然舌苔就厚一些,能动的那一边它摩擦,舌苔就会少一些。剥苔它可以前中左右,都可以出现剥,剥,它说明是胃气的问题。偏苔是某一部分有病变,分布上的某一部分病变,就是说它运动多的那一部分舌苔就少,舌子少运动的那一部分舌苔就厚一些。这是偏苔和全苔。另外比如说牙齿,有摩擦的那一边有牙齿,一边没有牙齿、缺牙了,整过那一边都没有牙齿,它当然摩擦少,那一边的舌苔要厚一些,这就是偏苔。由于运动、舌体的运动,摩擦少而舌苔厚;运动、摩擦多的那一边舌苔薄,甚至没有舌苔,因而就构成了偏苔。
      第六个,真假。望舌苔里面的第六种情况就是真苔和假苔,真假,看舌苔的真假。真假是很重要的,也就是看它有根、无根的舌苔,有根苔、无根苔。有根的叫做真苔。舌苔紧贴于舌面,刮也刮不掉。这个舌苔看上去有根,不像是涂上去的,舌苔是从这个舌质里面长出来的,就显得有根。这个一看就知道有根没根,我们这一看就知道它是有根的。像草是从地里面长出来的,不是把草已经割掉了(把它)撒在地面上,那是无根。这个草是从地面上长出来的,所以它是有根的。无根苔。刚才讲就像是撒在上面的,这个舌苔虽然厚,有很多什么的,它下面没有根,所以它是假苔。当然假苔也并不是人造的,不是人为造的,是说明他胃气已经衰败,胃气不足的表现,不是紧贴在舌面上。你看,这个上面有舌苔,但是看上去它不是和舌质(相连),当然前面这个地方也还是和舌质连着,舌根还是好像那个的。像这些地方,腐苔就好像没有根,这些地方看上去就好像没有根一样的,好像堆在上面的,这就是没有根的苔,好像涂在上面,容易刮脱,刮了以后,上面没有再生舌苔,没有新的舌苔生长,一刮了以后,下面一点苔都没有了,所以完全显得是堆上去的。这一个真假苔能够识别病情的轻重、预后。一般来说正常的,或者病轻的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哎呀,这个舌苔有没有根啦?”我们写病历的时候也没有写舌苔厚,有根,也不写这话。但是如果当发现这个舌苔是没有根的时候,那是很重要的。舌苔有根,说明胃气还没有完全亏竭,正气还仍然存在,还算比较好。如果是无根了,那是胃气已经衰竭了,那要引起重视。这个舌苔看上去好像是堆在上面的,稍微刮一下,我们讲过刮苔、揩苔,一刮,整过舌苔就刮掉了,刮掉了以后下面一点舌苔都没有,刮掉的这种腐苔,刮掉了,所以这种是无根的苔。无根苔说明胃气衰败,因此这就是很重要。而真苔,正常的情况下他胃气还没有衰败,那不太引起重视。新病如果出现假苔,说明邪浊渐聚,病情较轻;久病假苔,胃气衰败。那不管,假苔,新病、久病,反正都应该说出现了无苔、无根的苔,都不是好现象,这是个总的原则。
      腐苔和腻苔确实是临床上很常见的舌苔,也(是)比较特殊一点的舌苔。其他的只是颜色的改变,作为质地改变,腐苔和腻苔是比较特殊的。而腐苔和腻苔这两种舌苔,它的表现当然有不同,一个是致密,一个是疏松;一个颗粒小,一个颗粒大;一个是紧贴舌面,一个是容易刮脱,有这个区别。实际上腐苔和腻苔在临床观察的时候,有时候那个舌苔又像腐、又像腻,也有这种情况的,不是截然分开,那就是说苔腐腻,又像腐、又像腻。有时候很难截然分别,这是腐苔绝对不是腻苔,这是腻苔绝对不是腐苔,有这种情况。从这种舌苔,或结合有腐腻,从正气的情况来看,相对来说,腻苔胃气、阳气一般是被包围着,但是湿热,已经发热的时候,那你说它还阳气包围着,那也不能这样说。苔黄腻的时候,比如腻苔和腐苔,仅仅从这两个苔质来说,应该腐苔的阳气旺盛一点,这是相对来说、一般来说,旺盛一点。从腻苔和腐苔它的有根无根来看,腻苔一般很难见到突然之间一下剥落,整个腻苔全部剥掉了,一点根都没有了,这种情况好像没有怎么见到过。因此腻苔虽然是寒湿、湿浊、痰湿,没有说它一下胃气衰亡,这种情况恐怕没有(见到)书上描述,临床好像也没有怎么见到。腐苔好像是胃气相对旺盛一点吧,阳气旺盛一点,但是腐苔有个问题,它比较疏松,它可以一下脱落,脱落以后整个无苔,因此就显得是一种无根的苔,不再生长舌苔。就是无根苔一般来说,它只见于腐苔的基础上,应该说不是腻苔。由腻苔发展成无根苔,这种情况,好像没有这个描述。所以这个无根苔,多半都是在腐苔的基础上,至于腐苔无根是初、中期,后期,这个书上都(有)描述,我们一般不作详细地讲解,也不要求学生去(掌握)。至于说有没有这种情况,临床上也还是有。休息一下。
    第36 讲 望舌苔:苔色 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的意义
    二、苔色
    下面讲第二个苔色。舌苔的颜色,主要分白、黄、黑这么几种。
      一种是白色。舌苔薄白,正常人可以见到,这是正常现象。舌苔薄白,可以见到底,你看这些地方都可以见到,隐隐地可以见到舌质,这些地方看到舌质是这个颜色,这个地方也看到舌质是这个颜色,因此是一种薄白苔。薄白苔当然是一种好的现象了。但是有白厚苔,见不到底,舌苔又厚,那就是白厚苔。这个舌苔也厚了,像这些地方一点底都看不见,边上还是可以看得到一点,这些地方就看不到了,整个长舌苔的这一大片地方看不到舌体,所以这是白厚苔,色白而厚。它的意义,白苔是舌苔的一个基本苔色,正常的人、正常的舌苔就应该是白色。其他的颜色是在白苔的基础上演变成的,所以白苔是苔的一种常色,苔的本色。其他的,黄苔、黑苔都是在白苔的基础上变成的。见(到)白苔的时候,一般来说是见于表证、寒证、湿证。也可以见于热证,就是说少量的情况下也可以见(到热证)。为什么可以见(白苔)呢?那原因比较多了。苔白润滑。是表寒证,阳气不足等等,(还有)水湿内停。白厚而腻。这就是厚腻苔,白腻苔已经讲过了,食积、痰湿、痰饮、湿浊。这个就是前面看到的那个舌苔,白厚而腻的舌苔。白厚而干。如果白厚干燥,那就可能是热证了,这个地方可以见于热证,如果白又厚又干燥,虽然颜色白,但是它干燥,显然这个舌苔,你不能说这是寒湿吧,不是寒湿,它中间有裂纹了,上面显得干燥,舌质又稍微偏红一些,中间有这么多裂纹,那你还说是寒湿、痰湿!虽然舌苔白,也可能就是这个病情发展了,发展得快、很快,舌苔的颜色还没有变过来,但是其他的部分已经显示出来了,属于热了,有痰浊、湿热,有热了,有热的表现。还有积粉苔。像一堆粉子积在上面,扪之不燥,是瘟疫或者内痈。积粉,很细的粉子铺在舌面上一样的,这是积粉苔。很厚很厚,这些地方很厚,这个地方是变黄了,(变)灰,中间在变黄、变灰,这些地方是白,很厚,像积粉一样的。所以就是白色的积粉苔。这种舌苔可以见于瘟疫、内痈、痰湿、湿浊和热毒相聚结的一种表现,所以这个白苔,刚才讲有白的它也可以见于热证。所以白苔不一定是见(于)寒证,常见的是寒证、湿证、阳气不足、表证,但是热证、瘟疫这些,并且很严重的都可以见到白苔。白糙苔。虽然舌苔白,(但)干燥和砂石一样的,我们讲了就如砂石一样的堆积在舌面上,干燥,那是燥热伤津。这个就是起先讲的那个病人,这舌苔,这些地方看上去还是白,但是这些地方(是)灰、黄的颜色。如果是白色,不管什么颜色,糙裂如砂石的,那都是燥热伤津、瘟毒、阴液不足的表现。因此白苔可以见于热证。但是常规的、常见到的,不兼有其他的特殊改变的,那还是表证、寒证、湿证。还是寒湿为多,这是主要的。你不能说白苔又可以主寒证,或者又可以主寒证,那我就说它是热证吧,你不能随便说它是热证就是热证,它要兼有其他的特殊表现。常规还是寒证、湿证,但是可以见于热证,不等于一定是寒证、湿证。
      黄苔,舌苔变黄。这个舌苔变黄了,也比较厚,这些地方比较薄,但是整个来说还是舌苔厚,黄厚的苔。这个舌苔是黄腐还是黄腻?我看就很难截然区别,你说是黄腐也像黄腐吧,你说黄腻也好像像腻,所以这个舌苔很难说是黄腐还是黄腻,只是说黄和厚,这是肯定的,它不是腐就是腻,总是腐和腻,这个情况之下,厚了的苔都是腐和腻苔。就是颜色呈黄色就是黄苔,有厚薄、润燥和腐腻等变化,根据它的情况结合舌质来区分,来辨证。一般来说,黄色,(主)热证、里证,黄苔一般来说,不见于寒证,个别的也不能截然的、绝对的说,一般来说不见于寒证,湿证是可以的。但是一般来说,湿的话一定有湿热,单纯的湿、寒湿应该说是不现黄苔。由于热邪熏灼,舌苔,白色、青色的的草经过太阳一晒当然就晒黄了,(是)阳热盛的一种表现。阳热盛了,舌苔由白色老化就变成黄苔。程度它有几个,黄苔(它)怎么辨别病情?一般说(主)热证、里证,是热证,热证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见于寒证的情况一般不提,但是白苔我们说可以见于热证,它是可以见,常规就不见。这个热证,黄苔见热证,就没有说可以见于寒证,它就是见(于)热证。这个热并且有几个关系:一个程度相关。什么程度相关呢?颜色愈黄,热邪就愈重,淡黄比较轻,老黄、深黄热就重了,淡黄、微黄、薄黄,热邪比较轻。这个黄了,但是颜色还是不很深,算是淡黄,稍微有一点黄,这个热还可能是刚刚发热,热邪还不太严重,程度比较轻。如果是深黄色,也就是正黄色,比那个黄,黄得厉害一些,这个黄色厉害了一些吧,这个黄色,舌苔又很厚了,黄得厉害一些了,那就是热邪比前面那个要深一些、重一些了。如果再进一步发展,黄得更厉害了,焦黄、老黄,烧焦了一样的,熏焦,熏得焦了,中间还有一些裂纹了,焦了以后很干燥了,就(有)裂纹了,那说明热邪更严重了。如烧焦的锅巴,已经是热极了。正黄,黄色里面还夹有一点灰黑色了,黄得已经变黑了、变灰了,说明热邪更严重。因此黄色的程度和病情的程度成正比。什么程度,热的程度成正比,愈黄颜色愈深、黄得愈厉害,热就越厉害。第二个是部位相关。一个是程度相关,一个是部位相关。哪一个部位的黄,说明哪一个部位的热甚。因为我们讲过舌子,舌尖是候上焦、候心肺,舌中是候脾胃,舌根是下焦肾,舌边是肝胆。实际上这个临床上应该少些,那个舌苔就只是舌尖发黄,舌根倒是不黄,这种情况就比较少见。一般是舌子中间发黄了,舌边上还在白,还没有变过来,中间很厚了、黄了,那是常见的,但是也不一定就是胃肠的积热,心肺肝也可能出现。这个之所以和它相关,就是中医在舌体分候脏腑的时候,舌体它有个部位划分,一般是这样分,但是临床上不严格区分,大家不要机械的对待。现在舌边黄它肝胆有热,舌尖黄,实际上这种临床也很少见,那就是心肺有热!舌尖没有黄,那心肺没有热!绝对不能这样说。还有一个苔质相关。除了它本身的颜色以外,一定要结合舌苔的质怎么样?这个很重要,不要单纯只看颜色,还要看它的苔质。舌苔是黄白相兼,或者是由白转黄,有的地方是白,有的地方又好像现了黄,白里透黄、黄里透白,或者是原来、昨天看好像是舌苔白,今天好像现黄了,由白转黄,这个问题表明是表邪入里化热。有的不一定是表邪,它没有表证,那就说明这个病人或者原来是寒湿,现在寒湿慢慢正在向湿热方面转化,可不可以?原来是白苔、白腻苔,现在白腻慢慢好像有点黄了,黄白相兼,那不是寒湿可能正在向湿热的方面转化吗。黄白相兼,这个舌苔这些地方黄的颜色明显一些,这些地方好像还是纯粹的白,中间偏黄,这些地方在偏黄,这个厚的地方在黄,这个地方,这舌正中裂、正中沟里面也是现黄,所以这是又有白又有黄,是黄白相兼的苔。这种情况恐怕还是又有湿、又有热,又有痰、又有热,处于这么一个状态,不是纯粹的热证,有它寒湿这一方面,又有热这方面的情况。因此这个结果并不一定就是表邪化热入里,不完全是。说寒湿在向湿热、痰浊在向痰热转化可不可以?都是可以的。苔质,这里面有几种苔,一种黄滑苔,苔虽然黄,但是比较润滑,润滑就是水分还比较多,黄滑苔。这个有点反光,说明水分比较多,黄的颜色不很深吧,淡黄,这个地方深一点,像这些地方颜色都不很深,这种黄滑苔。黄滑苔说明什么问题呢?就是色虽然淡黄,但是润滑多津,阳虚寒湿、痰饮化热,慢慢正在化热。本身它是一个寒湿、痰饮,那属于寒,属于阳虚这方面,但是这方面反映,它在变黄,说明慢慢在化热,或者是气血虚,复感湿热之邪,本来正气就不太足,又感了湿热之邪,津液还没有受到损伤。这都是举的例子,这些破折号后面的都不要绝对的看。我们知道黄是说明有热,正在向热的方面转化,有热;滑,津液没有受到损伤,或者还有湿、痰这些情况,才出现这些表现。如果黄腻苔,显然是湿和热,今天我们讲重舌的时候已经讲了,舌子下面你看这个地方肿胀,舌体肿胀、舌下面肿胀。黄的,这个舌苔很厚、很腻,中间这些地方在黄,黄腻苔,这是一种湿热内蕴的表现。舌质也偏红吧,舌质红,舌苔黄腻。显然(是)典型的湿热、痰热、食积化热,就是有热的方面,又有湿、痰,有水分的这方面。黄糙苔,又黄又干燥,那是燥热伤津了。你看很干燥,开裂了,黄的舌苔已经开裂了,很干燥,很厚,开裂,这是热盛伤津的典型表现。热盛津液亏虚。邪热伤津,燥结腑实,大便几天解不出来,肚子痛,发热,等等这些情况,舌苔黄糙和砂粒一样的堆积,当然有的不一定像这么糙,舌苔黄而干燥,这都属于热盛,津液已经受到损伤了的表现。那种黄瓣苔,舌苔黄,像一瓣一瓣、花瓣一样的这种表现的,黄瓣苔。你看这个地方,这像花瓣一样的,一瓣一瓣,也是干燥,实际上也还是黄、焦黄,没有津液。这个病人看上去舌子上面没一点津液吧,很干燥。黄燥苔、黄瓣苔和黄的粗糙苔,都是热伤了津液的表现,燥热伤津,腑实内结是这样一种表现。所以这个黄苔它本来就主热证,如果说要和它的苔质来比较,还有滑的话,那肯定还有痰、有湿的邪气在里面。很干燥了、没有津液了,黄瓣苔、黄糙苔,或者黄干燥的那个燥苔,那都是热盛,津液受了损伤了,这很容易理解。我们同学看到这种舌苔,应该认识得到这是一种热盛伤津。黄滑除了热以外,还有湿、痰的一个方面。黄白相兼,那就是说有白的方面,那说明还有一些寒,有一些湿,因此不单纯是热证。黄苔是主热证,要和这些结合起来。三个相关:程度相关、部位相关、苔质相关。对这一个部位相关,我觉得可以不要求同学掌握;黄的程度和润燥,和热证的关系要加以认识。
    第三个苔,灰黑苔,舌苔现灰黑色。舌苔可以是浅黑的,那就是灰,黑得不严重,就是灰。黑得严重,很黑了,深灰色。灰色和黑色这两个颜色在这里是作为深浅的区分,灰得很深就是黑,黑得比较浅就是灰。这个舌苔干燥,没有津液,但是舌苔的颜色灰,颜色黑还黑得不很厉害,这个也肯定是个热证,热盛伤津了。但是颜色,舌苔的颜色并不是很黑,不是深黑色。这个颜色就黑一些了,这个颜色也是干燥、舌体干燥,也有裂纹,中间有裂纹,舌苔有斑剥,黑斑苔,所以这个颜色黑得深一些。这两个舌苔,灰、黑苔,它的性质相同,只是病情的轻重不同。有时候灰黑也笼统的(合)称,或者有的地方还在灰,有的地方已经变黑了,或者有的时候,这个舌苔到底属于黑还是属于灰,本身就是个程度的问题,那我们就笼统的称为灰黑,灰黑苔。灰黑苔是什么问题?两极。哪两极?要么是寒甚,要么是热甚。要么是寒甚,阴寒内甚,要么是里热内甚。两极,都是进到了严重的程度了,不是一般的寒、一般的热,比较严重。刚才我们还说,也还有一般的,一般来说,它主要是举这两种情况,可见于热性病,也可见于寒湿病,说明病情比较重。相对说,舌苔都变黑了、变灰了,说明比较重。颜色愈深,病就更重一些。还灰一些的时候和黑色的相比较,灰色的病轻,黑色的病重。(有)苔灰黑而病轻,或者无明显的表现的,比如说我们刚才讲热极或者是寒极,但是也有(不)明显(的),一看舌子(苔)是黑色的,这没有很多病,他还蛮好,有说有笑,谈笑风生,看不出有明显的病。那什么问题?比如说吸烟过多这是其中一种情况。吸烟过多的人,可能这个烟老是在里面熏着,他舌苔可能就变灰、变黑,那你说他严重,不是寒极就是热极,那也不一定。就是说可以见于这种情况。到底怎么辨,到底是寒极还是热极,怎么区别呢?主要是从润和燥来进行辨别,这是主要的。除了主要(的)以外,我们还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它原来是什么色也可以结合。如果原来是一个白苔,现在变成了灰黑苔了,白的可以变灰黑,一张白纸什么色都可以捈上去的,舌苔正常的是白色,原来是个白苔,现在变成灰黑苔了,并且有一个条件是湿润多津。一个舌苔的变化过程,由白苔变成灰黑,或者是原来你不知道,他第一次来看病,你原来是什么颜色?病人不知道它是什么颜色,你现在看是灰黑苔,但是它湿润多津,说明这是寒湿、寒极了,属于阴寒内盛。为什么寒湿的人舌子(苔)可以变黑?我们说那个阴暗角落里面是不是容易发霉?阴暗的角落里面老晒不到阳光,那个地方又有点潮湿,一潮湿就发霉,发霉什么颜色?就可以是灰黑色。所以那一个你说它是寒极还是热极?是寒湿还是热甚?应该说那是寒湿。这样来解释这个问题。如果是由黄苔变成灰黑色,也就是说由白苔变成黄苔,由黄苔再变成灰黑苔。白苔,一般说表证、寒证、湿证,现在变成黄苔,变成热证了。由热证进一步发展变成灰黑了,必然干燥无津,当然是热性病,热甚的一种表现,干燥无津。苔灰黑干燥无津,我们看到的很多这种情况。这个也是干燥无津液,变灰黑了,这是热甚。它的前提,干燥,最主要的前提是干燥,同时考察他原来的舌苔,它是多半由黄苔变成的,经过了一个黄苔阶段,不是由白苔直接变灰黑,白苔因热证变成灰黑,往往中间都有一个黄的过程,白苔变黄,由黄变灰黑,而不是黄苔直接变灰黑。所以它这个寒和热、湿是可以鉴别得开来的,是热极还是寒极?热甚还是寒甚?是可以区别得开来的,临床上要注意加以区别。如果是舌边尖苔白腻,中部苔灰黑湿润。白腻,寒湿吧,中部变了灰黑,灰黑那也还是白苔变黑苔吧,阳虚寒湿内盛,痰饮内停,和这个是一样的,还是寒湿痰饮,不管你哪个部位,都还是这样,前面是白腻,中间有点灰了、变灰了,这个和前面那个意思是一样的。舌边尖苔黄腻,舌中苔灰黑,湿热内蕴,和这个是一样的。舌边舌尖不管哪一个,由白苔变成黄苔、黄腻苔,由黄腻苔变成了灰黑苔,并且是腻苔,因此是有湿的,没问题,湿热证,肯定是湿热证,也可能是痰热证,反正一方面又有水,一方面又有热,湿热、痰热这样的表现。苔焦黑干燥,舌质干裂起刺,自然是属于热极津枯。这个舌苔黑,中间黑瓣苔,一瓣一瓣的,干燥得太厉害了,一点津液都没有,整个就像大的鹅卵石一样的,一片一片的,这是热甚到了极点了。嘴唇也很干燥、开裂,干燥到了极点,这是热极了。所以辨别这个灰黑苔,辨它的寒和热,主要是从它有没有津液看,再结合原来舌苔是什么颜色,结合起来看。还有一种霉酱苔,像发霉(一样的),像我们有的做菜的那个豆瓣酱那一种酱,像霉,所以叫霉酱苔。这个病人你看这一块像霉酱苔,一些酱堆在上面了,这种霉酱苔。当然这个不是,这个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贴在上面,还是什么的。像这一片是霉酱苔。霉酱苔主什么问题呢,说明什么问题呢?胃肠湿浊、宿食化热熏蒸上潮,就是食积有这些东西,胃里面乱七八糟有很多的秽浊的东西,宿食停留在胃里面,胃蒸发秽浊上潮,一般认为是这样的导致的,这样一些原因。舌质和舌苔我们就讲这样一些内容。主要内容讲完了。
    第四节 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的意义
      第四节讲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的意义。怎么样分析舌象?一个舌子怎么样看,它有什么意义?
      舌象分析的要点,第一个察舌的胃气和神气。我们讲察舌神,舌质要看它的神色神态,我们没有讲舌神,在这个地方讲舌神。舌的神是讲的什么?舌子神气,舌有没有神,仍然是反映气血、津液、阴阳、脏腑盛衰,病邪转归预后。和全身的有神无神是一个意思,都是这个意思。怎么样知道舌有神还是无神呢?从颜色上看,它是可以反映气血的盛衰,润泽可以反映津液的盈亏,舌体的运动可以反映脏腑的虚实,所以有神之舌是红活明润,活动自如。我们讲神的突出表现是什么?神情、两目、色泽。色泽上面重点是讲什么?明润光泽,还有个态,运动自如。在舌子上,应该说舌的颜色是淡红,明润有光泽,活动自如,说明心神正常。因此这就是有神的表现,说明气血阴阳正常,脏腑功能正常,心神的活动正常,这就是舌有神。如果舌没有神就是晦暗枯槁,活动不灵。在舌子上来看,就看这个方面。因为舌子上没有眼睛,不能说看舌的目,不存在。看全身的神是眼睛吧、神情吧,那舌子上有没有神情?情志的变化在舌子上看不出来吧。但是看色泽、看形态,舌子上,从这两方面重点看。有神的舌实际上就是正常舌,都是有神的舌。没有生病,我们正常人的舌,都是有神的,红润,有光泽,活动自如,这就是正常。晦暗枯槁,这个颜色晦暗,舌强,这个地方痿软,强,舌体伸不出来,短缩,这就是一种无神,不能自由地运动,就是无神的表现。说明阴阳气血有问题,脏腑有问题,生机不足,胃气不足,等等,反正就说明无神,预后不太好,病情比较重。这常规我们就是这样认识的。舌子上有没有胃气,从什么地方来看呢?舌的胃气主要是从舌苔上面看,舌神主要是从舌质上面来看。胃气,因为舌苔的生成是由胃气蒸发形成的,所以有根和无根就是判断有没有胃气的主要表现。我们前面已经讲过,有根苔、无根苔。你看这是有根苔,说明这个舌苔是生长在——舌质上面生出来,有根的,草是生在地上面的。那无根苔,也看过这种舌苔,这就是无根苔,是铺在上面的,一刮掉了以后,整个舌子上面就一点苔垢都没有了,好像是豆腐渣铺在上面,这就是无根苔。无根苔说明胃气已经衰败了。
      舌苔舌质的综合分析。我们刚才讲课、学习的时候,是(先)讲舌质,再讲舌苔。舌质又分为舌色、舌态,形态,神色形态。舌苔又分为苔质、苔色。这么分开一个一个讲的、独立的讲的。实际上病人来了,我们观察,是既要看舌苔又要看舌质,既要看它的质又要看它的色,还要看它的态,是综合起来观察的。因此我们判断病情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起来看,不要孤立的只看到一点。舌质的颜色,舌苔的颜色是什么颜色,那一定要看看它有没有津液,胖不胖大,苔的厚薄,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相对来说,舌质和舌苔的主病,我们曾经讲过,稍微有一点差别、有重点。舌质重点反映脏腑气血津液阴阳,反映我们人体的内部问题;舌苔重点反映邪气和正邪之间的关系,胃气的存亡,因为舌苔是由胃气蒸发的。有这样一点差别,实际上舌质也可以反映邪气,舌苔也可以反映正气,不是绝对的,有一点差别。我们诊病的时候,结合起来看。如果是舌质或舌苔单方面异常了,这个好说,辨证应该好辨一点、诊断应该好诊断一点。单方面出现异常,就是说只有一方面发生改变,比如说假设舌质没有明显的改变,只有苔稍微这个地方显得厚一点,白厚,只有这个色一方面的改变,病情我们就主要根据这一方面的改变。另一方面没有出现改变,你就不能说它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改变,我们就承认它是哪方面的改变。比如淡红舌,苔质、苔色有异常,颜色,舌质还是正常的、淡红的,运动灵活的,它只是苔质、苔色发生了不正常,那我就从苔质、苔色来看。舌苔薄白,舌质的颜色或者形态发生了改变,舌苔是正常的,薄白,没有问题,但是舌质的颜色和形体发生了问题,现在舌体胖大
        分享到 0
      0
      了解该症状的其他症状起因:
    • 阴阳调理,百病消(第三章)上62
    • 【转载】中医诊断学精华汇总宋连
    • 【转载】引起手脚麻木的原因
    • 引起手脚麻木的原因66
    • “气”“血”不足 +所谓脾气虚
    • 引起手脚麻木的原因
    • 病性辨证气血津液之气血辨证27
    • 贲门癌术后反流食的原因

      可能导致 少气 的疾病

    • 疾病名称
    • 所属科室
    • 有哪些症状
      肺不张
      呼吸内科
      咳嗽、干咳、呼吸困难、少气、喘息、呼吸异常、呼吸音低

          少气 专家答疑(已有38个问题)

          更多>>

        今日坐诊大夫

        刘承主治医师

          擅长:咳嗽、痤疮、肥胖症、内分泌失调、代谢综合征、颈腰椎病。[详细]
        • 输液回血不知道今了多少气
        • 怀孕六个月多少气没力的怎么办?
        • 少气懒言,梦遗,嗜睡是阴虚还是阳虚
        • 少气谰言,出虚汗爱感冒
        • 少气无力特别疲劳。精神不好
        • 有遗精的现象,少气懒言,遇事紧张,经常出汗

            少气 的相似症状

            更多>>
            骨痿少气
            少气伴疲惫失眠
            少气且易患感冒
            少气懒言口干尿黄
            少气食欲不佳腹胀
            病因骨痿少气是怎样引起的?
            治疗骨痿少气治疗方法有哪些?
            预防骨痿少气应该如何预防?
            检查骨痿少气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相似症状骨痿少气有哪些相似症状?
            伴随症状骨痿少气有哪些伴随症状?
            鉴别诊断骨痿少气如何鉴别与诊断?
            可能疾病骨痿少气由哪些疾病导致的?
            病因什么原因引起的?
            治疗治疗方法有哪些?
            预防应该如何预防?
            检查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相似症状有哪些相似症状?
            伴随症状有哪些伴随症状?
            鉴别诊断如何鉴别与诊断?
            可能疾病可能由哪些疾病导致的?
            病因什么原因引起的?
            治疗治疗方法有哪些?
            预防应该如何预防?
            检查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相似症状有哪些相似症状?
            伴随症状有哪些伴随症状?
            鉴别诊断如何鉴别与诊断?
            可能疾病可能由哪些疾病导致的?
            病因什么原因引起的?
            治疗治疗方法有哪些?
            预防应该如何预防?
            检查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相似症状有哪些相似症状?
            伴随症状有哪些伴随症状?
            鉴别诊断如何鉴别与诊断?
            可能疾病可能由哪些疾病导致的?
            病因什么原因引起的?
            治疗治疗方法有哪些?
            预防应该如何预防?
            检查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相似症状有哪些相似症状?
            伴随症状有哪些伴随症状?
            鉴别诊断如何鉴别与诊断?
            可能疾病可能由哪些疾病导致的?

              少气 是怎么引起的?

              更多>>
            • 阴阳调理,百病消(第三章)上
            • 【转载】中医诊断学精华汇总宋连江推敲整理 《一》
            • 【转载】引起手脚麻木的原因
            • 引起手脚麻木的原因
            •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讲稿6

              少气 如何治疗?

              更多>>
            • 经方辨治冠心病
            • 刘禅:五千年少有大气政治家
            • 【引用】针刺拔罐治疗发际疮
            • 刘禅:五千年少有大气政治家
            • “飞蚊症”的中药治疗

              少气 吃什么好?

              更多>>
            • 養肝護肝
            • 12种最能补脾的食物 药食同源 男女老少皆适用★
            •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 +子午流注与防病治病+12个月的养生计划+从十二时辰探讨天地人交合运动变化的规律
            • 【转载】脾经经络能量+教你如何把自己的脾脏养好+平时如何健脾补脾养脾?
            • 补脾胃的药方和食物

              少气 相关疾病

            • 肺不张

                最新文章

              • “气”“血”不足 +所谓脾气虚、肾气虚、肺气虚、心气虚
              • 引起手脚麻木的原因
              • 病性辨证气血津液之气血辨证
              • 针灸治疗痔疮的取穴
              • 引用 画眉草治好了白血病
              • 阳气不足怎么补

                    热门搜索

                    少气无力 少气寡语 食欲不佳 腹胀恶心 呼吸短促 心律失常 哮喘 心律不齐

                        医疗资讯

                      • 中医专家赵田雍讲脑瘤的早期症状
                      • 儿童医院是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感统失调?
                      • 儿童感统失调需要哪些检查项目?
                      • 感统课主要提高孩子的什么
                      • 幼儿感统训练课和早教课有什么不同?
                      • 上海心理精神医院
                      • 上海心里咨询医院
                      • 上海看一次心理学家要多少钱
                      • 上海神经性皮炎医院哪家好
                      • 上海治疗神经性皮炎要多少钱
                      • 灰指甲日常该怎么去预防
                      • 陈淑艳医生介绍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 成都包皮过长的危害 你到底是知道多少
                      • 成都包茎主要有哪些危害
                      • 成都男科医院贵吗,消费透明细节处见真心
                      • 成都引起前列腺炎常见的病因有哪些

                          少气 必读

                        • 少气是怎样引起的?
                        • 少气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 少气应该如何预防?
                        • 少气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 少气有哪些相似症状?
                        • 少气有哪些伴随症状?
                        • 少气如何鉴别与诊断?
                        • 少气由哪些疾病导致的?

                            少气 伴随症状

                          • 呼吸音低
                          • 呼吸异常
                          • 咳嗽
                          • 呼吸困难
                          • 干咳
                          • 喘息
                          • 关于我们
                          • |MCN服务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uggest@fh21.com
                          Copyright © 2005-2020 Fuhe All rights reserved 复禾健康 版权所有

                          复禾移动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