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骨病(别名:肾性骨营养不良症)
复禾健康 > 症状查询 > 全身 > 肾性骨病

什么是肾性骨病

来源:复禾健康网

肾性骨病是由于肾脏功能受损导致的一种骨骼疾病。肾脏在人体中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调节体内的磷酸盐和钙离子水平。当肾脏功能减退时,会导致血液中磷酸盐的浓度升高,同时降低体内的钙离子水平。这种失衡会刺激甲状旁腺分泌大量的甲状旁腺激素(PTH),PTH的作用是通过增加肠道对钙的吸收和骨骼对钙的释放来提高体内的钙离子水平。然而,长期过量的PTH会导致骨骼异常改建,进而引发肾性骨病。

肾性骨病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肾脏功能减退导致体内磷酸盐和钙离子的失衡。甲状旁腺激素的长期过量分泌引发骨骼异常改建。骨骼异常改建表现为骨质疏松、骨折和骨痛等症状。肾性骨病还可能导致关节炎和软组织钙化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肾性骨病是由于肾脏功能减退导致磷酸盐和钙离子失衡,进而引发骨骼异常改建的一种骨骼疾病。及时诊断和治疗肾性骨病,对于维护患者的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复制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肾性骨病常见疾病

疾病名称 所属科室 有哪些症状
慢性肾衰竭
肾内科
呕吐、恶心、肾性骨病、口渴感丧失、水潴留、慢性肾衰竭

按科室疾病找医院

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