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障碍
复禾健康 > 症状查询 > 全身 > 凝血障碍

凝血障碍需要做哪些检查

来源:复禾健康网

凝血障碍是指人体血液凝固功能发生异常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的疾病。为确诊凝血障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首先是全血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这两项可以评估出血时间和活化过程中凝血的效能。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血小板是凝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可评估纤维蛋白形成的潜能。

以上的检查项目都是为了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估凝血功能的异常情况。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可以反映出血液的凝结时间是否正常,是检测凝血因子功能状态的常规指标。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检查用于评估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是否正常,因为血小板是维持血液正常凝结的关键成分。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则可以判断纤维蛋白生成的潜能,反映了凝血系统的功能状态。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明确凝血功能的异常情况,有助于医生对凝血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对于凝血障碍,必须进行全血凝血功能检查、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检查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等项目。这些检查项目可以全面评估凝血系统的功能状态,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凝血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复制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凝血障碍常见疾病

疾病名称 所属科室 有哪些症状
脾大
普通外科
腹水、贫血、肝病面容、脾大、凝血障碍
脾功能亢进
普通外科
脾肿大、门脉高压、皮肤瘀斑、粒细胞减少、脾大、巨脾症

按科室疾病找医院

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