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样便
复禾健康 > 症状查询 > 肛肠 > 水样便

水样便的鉴别诊断

来源:复禾健康网

急性水样便腹泻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主要由病毒或产肠毒素性细菌引起,多为轮状病毒或产毒素细菌感染,小儿尤其是两岁以内婴幼儿。夏季腹泻通常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多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引起,以稀水样或稀糊便多见,但无腥臭味。

腹泻期间需要禁食,要多喝些糖盐水或蔬果汁,缓解后,可喝些米汤、藕粉、烂米粥等流质食物。还可以喝些含有益菌的纯酸奶,可帮助调理胃肠功能。将苹果捣碎蒸熟吃,可缓解腹泻。

水样便病症就是次数很多的拉肚子。频繁拉肚子。粪便从多到稀疏。里面有大量的水分,还会有一些黏液。多次拉完之后肛门也会不舒服,肚子也不舒服。这时候要补充水分,尽快去医院就诊。水样便要早一点治疗,治疗起来比较麻烦。水样便是腹泻的症状之一,腹泻康复后水样便症状会消失。

水样便的鉴别诊断

引发水样便多由多种病毒引起,以稀水样或稀糊便多见,但无腥臭味。通常,引发水样便的病因很多。大多数为疾病导致的。因此,在治疗前,在临床上要注意各种疾病引发水样便的鉴别诊断。

胃肠炎引发水样便:

大肠埃希菌等肠道细菌引起的胃肠炎,多会造成腹泻为水样带黏液恶臭无脓血的症状,症状轻重不等。胃肠炎轻型,一般不发热,以食欲减退、腹泻、水样便为主要表现。每天大便3~6次不等,常呈黄色或绿色消化不良样稀便,多呈混有少量泡沫的稀汤样便,并伴有腹胀、腹痛及恶心。

脂肪痢引发水样便:

发生在幼儿者称小儿脂痢病,发生在成人则称为特发性脂痢。患者消瘦,营养不良,水样便,腹泻,呈脂肪便。患者空肠粘膜上皮的绒毛及微绒毛呈明显萎缩,粘膜表面扁平。粘膜固有层显慢性炎性改变,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有时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如患者饮食不含麸质类食物,则上述肠粘膜病变可以恢复。

复制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水样便常见疾病

疾病名称 所属科室 有哪些症状
霍乱
传染科
低热、呕吐、肠鸣音异常、水样便、脱水、腹痛伴腹泻
肠炎
中医内科
腹泻、腹部胀痛、小腹痛、小儿腹泻、左下腹痛、水样便
秋季腹泻
儿科
发热、腹痛、稀便、初生腹泻、虚寒腹泻、杨梅舌、水样便
贾第虫病
普通外科
腹泻、腹痛、呕吐、厌食、水样便

按科室疾病找医院

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