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别名:肠辟、滞下)
复禾健康 > 症状查询 > 全腹 > 痢疾

肠炎痢疾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分别是什么

来源:复禾健康网

当出现肠炎痢疾的时候,患者会感到非常难受,首先最容易出现腹部疼痛的症状,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的话,这种疼痛会非常难以忍受,而且这个时候经常会拉肚子,所以患者经常要往厕所里面跑,经常蹲在厕所里面忍受腹部的疼痛真的不好受,所以这时候一定要调节好情绪,首先要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然后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第一、治疗原则

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痢疾初起之时,以实证、热证多见,宜清热化湿解毒;久痢虚证、寒证,应予补虚温中,调理脾胃,兼以清肠,收涩固脱。如下痢兼有表证者,宜合解表剂,外疏内通,夹食滞可配合消导药消除积滞。刘河间提出:“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和血之法,可用于痢疾的多个证型,赤多重用血药,白多重用气药。而在掌握扶正祛邪的辩证治疗过程中,始终应顾护胃气。

治疗痢疾之禁忌:忌过早补涩,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

第二、证治分类

湿热痢

症状:腹部疼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方药:芍药汤加减。

常用药:芍药、当归、甘草、木香、槟榔、大黄、黄芩、黄连、肉桂、金银花。

疫毒痢

症状:起病急骤,壮热口渴,头痛烦躁,恶心呕吐,大便频频,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后重感特著,甚者神昏惊厥,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微欲绝。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方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

常用药: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银花、地榆、牡丹皮、芍药、甘草、木香、槟榔。

寒湿痢

症状: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为纯白冻,里急后重,口淡乏味,脘胀腹满,头身困重,舌质或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方药:不换金正气散加减。

常用药:藿香、苍术、半夏、厚朴、炮姜、桂枝、陈皮、大枣、甘草、木香、枳实。

阴虚痢

症状: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脓血黏稠,或下鲜血,脐下灼痛,虚坐努责,食少,心烦口干,至夜转剧,舌红绛少津,苔腻或花剥,脉细数。

治法:养阴和营,清肠化湿。

方药: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

常用药:黄连、黄芩、阿胶、芍药、甘草、当归、干姜、瓜蒌。

虚寒痢

症状:腹部隐痛,缠绵不已,喜按喜温,痢下赤白清稀,无腥臭,或为白冻,甚则滑脱不禁,肛门坠胀,便后更甚,形寒畏冷,四肢不温,食少神疲,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方药: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常用药:人参、白术、干姜、肉桂、粳米、炙甘草、诃子、肉豆蔻、赤石脂、当归、白芍、木香。

休息痢

症状:下痢时发时止,迁延不愈,常因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发时大便次数增多,夹有赤白黏冻,腹胀食少,倦怠嗜卧,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

治法: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方药:连理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白术、干姜、茯苓、甘草、黄连、枳实、木香、槟榔。

第三、其他疗法

针灸疗法

主穴:天枢、下脘、上巨虚、关元、合谷。

配穴:湿热痢加曲池、内庭;寒湿痢加中脘、气海;噤口痢加中脘、内庭;休息痢加脾俞、胃俞、关元、肾俞。

操作:关穴用平补平泻法;其余主穴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急性痢疾者,每日治疗2次,每次留针30分钟。寒湿痢、休息痢及久痢脱肛者,可配合艾灸;大椎、十宣点刺出血。

复制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按科室疾病找医院

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