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唇泛红是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使口咽部的改变的最初表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为一种急性全身性血管炎,以婴幼儿发病为主。持续性发热,皮疹、淋巴结炎等特征性表现的病例后,将本病命名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而首先报道,此后,随即发现川崎病并非是一种良性的疾病,许多患儿由于并发心血管疾病而导致死亡,事实上,川崎病已成为引起儿童获得性心血管疾病的两个主要因素之一,在许多地方其危险性甚至大于风湿热。尽管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川崎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观察显示,川崎病是由感染所致,鉴于这种自限性疾病所表现出的发热,皮疹,结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以及好发于儿童,爆发流行时明显的地域分布都提示其发病与感染有关。川崎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血管炎,病理变化可分为3期:1、Ⅰ期:发病0~9天,主要病理变化为小血管炎,以小动脉全层炎,中大动脉周围炎常见,同时可见全心炎,此期易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甚至发生心源性休克而死亡。2、Ⅱ期:发病10~25天,此期微血管炎和心脏炎减轻,但中动脉出现全层炎,以冠状动脉最明显,可发生动脉瘤和血栓栓塞,可因严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瘤破裂而死亡。3、Ⅲ期:发病后28~40天,此期虽然小动脉炎和心脏炎消退,但中动脉内肉芽组织增生,内膜显著增厚,可有动脉瘤样扩张和血栓形成,可因心肌梗死而死亡。
疾病名称 | 所属科室 | 有哪些症状 |
---|---|---|
室间隔缺损 |
心脏外科
|
肝肿大、心慌、紫绀、口唇泛红、心源性呼吸窘迫、水肿
|
主动脉弓畸形 |
血管外科
|
呼吸困难、呕吐、紫绀、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口唇泛红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小儿康复科
|
嗜睡、初生不啼、初生不乳、反射异常、意识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