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涎症
复禾健康 > 症状查询 > 口腔 > 流涎症

流涎症食疗有妙方

来源:复禾健康网

流涎俗称“流口水”,常因口腔或咽喉黏膜炎症、面神经麻痹、延髓麻痹、脑炎后遗症、呆傻病、脾胃积滞、郁久化热所致。临床常见症状为涎水黏热、口角赤烂、胃纳呆滞、口腔黏膜色深红或糜烂、尿少、便秘、心烦不安、面色萎黄、少气懒言等。中小学生流涎除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外,选用以下食物疗法常可收到较好效果。

摄涎饼

炒白术、益智仁各25克,鲜生姜、白糖各50克,面粉适量。

将炒白术和益智仁同放入碾钵内,研成细末;鲜生姜洗净后捣烂绞汁。将炒白术、益智仁细末加面粉、白糖和匀,加入姜汁和清水,揉匀后做成小饼15~20块。将小饼放入平底锅,烙熟即可。

早晚各1次,每次1块,嚼食,连用7~10天。

健脾摄涎。口腔溃疡、口疮所致的流涎忌用。

陈皮竹叶大枣汤

大枣5枚,陈皮、竹叶各5克。

将大枣、陈皮、竹叶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煎煮取汁。

每天1剂,分2次饮服,连服3~5天。

健脾益气,固气摄涎。

益智粥

益智仁40克,白茯苓30克,粳米50克。

将益智仁、白茯苓烘干后,放入碾钵,研成细末。将粳米洗净后用小火煮成稀粥即可。

每天早晚2次,每次取粥适量,煮熟后调入药末3~5克,稍煮即可。也可用米汤调药末3~5克稍煮后服食,连用5~7天。

益脾暖肾,固气止涎。

灯芯草粥

灯芯草6克,石膏10克,山栀子3克,粳米30克。

将石膏、山栀子、灯芯草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片刻,取汁与洗净粳米一同入锅,用小火煮成粥即可。

每天2次。

清热泻脾。

大枣陈皮竹叶粥

大枣5枚,陈皮5克,竹叶10克,糯米30克。

将陈皮、竹叶加水适量,煎取汁,放入洗净的糯米、去核大枣煮成粥即可。

每天分2次服用,连服3~5天。

健脾益气,固气止涎。

复制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流涎症常见疾病

疾病名称 所属科室 有哪些症状
偏瘫
中医内科
舌歪 、瘫痪、半身麻木、口角歪斜、手指歪斜

按科室疾病找医院

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