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食辛辣厚味之品,滋生内热或外感邪热蕴积于脾胃所致。表现为口甜而渴、喜饮水、多食易饥,或唇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苔燥,脉数有力等。
治宜清脾泻火。方药选用泻黄散:藿香15克,栀子、石膏各10克,甘草8克,防风2克;或清胃散:黄连、当归、升麻各10克,生地、丹皮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年老或久病伤及脾胃,导致气阴两伤,虚热内生,脾受津灼所致。表现为口甜而干、气短体倦、不思饮食、脘腹作胀、大便时干时软。治宜益气健脾,和胃养阴。
方药选用益胃汤与四君子汤加减:沙参15克,麦冬、玉竹、白术、茯苓各10克,生地、藿香各12 克,砂仁、炙甘草各8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疾病名称 | 所属科室 | 有哪些症状 |
---|---|---|
脾虚 |
中医内科
|
口甜、胖大舌、齿痕舌 、神疲乏力、脾大、脾气虚、脾虚
|
脾胃湿热 |
中医内科
|
口苦、口甜、舌肿 、齿痕舌 、疳积、赤白痢、胃火
|
脾气虚 |
中医内科
|
口甜、齿痕舌 、舌唇色淡面色无光、舌苔白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