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板疮(别名:痤痱疮、风疳)
复禾健康 > 症状查询 > 臀部 > 坐板疮

坐板疮是怎么引起的

来源:复禾健康网

坐板疮是由于长时间保持静坐造成的皮肤组织损伤。

坐板疮,俗称“褥疮”或“床疮”,主要发生在长时间不能移动或无法转身的人群中,如卧床不起、坐轮椅等。这种状况导致身体某个部位通常是臀部、坐骨、背、脊柱骨尾、骨块、肘部、背腰部外侧等长时间接受压力,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最终形成坐板疮。

引起坐板疮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1. 长时间保持静坐或卧床不起:长时间坐着或卧床不动,身体部位受到持续压力,使得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2. 压力过大:坐板疮主要发生在常受压力、摩擦和剪切力的身体部位。如果坐姿不正确,或者使用错误的坐垫或床垫,增加了部位所承受的压力,容易导致坐板疮的发生。

3. 体位反复不变:卧床不起或长期坐着不移动,身体某个部位的压力很容易集中在有限的区域上,使得血液循环受到阻碍,促使坐板疮的形成。

4. 湿度过高或过低:若是体位受压的皮肤处于潮湿环境,皮肤易受破裂和感染,增加出现坐板疮的风险。

5. 营养不良:身体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会影响皮肤的修复能力和抵抗力,容易引发坐板疮。

为预防坐板疮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改变体位,避免长时间保持静坐或卧床不动;使用合适的坐垫、床垫和床具,减少皮肤受到的压力;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潮湿环境;保持良好的营养均衡饮食,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复制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坐板疮常见疾病

疾病名称 所属科室 有哪些症状
脑性瘫痪
小儿神经内科
小儿五软、姿势异常、癫痫、坐板疮、胎儿生长发育迟缓
中风
中医内科
身振摇、脑膜刺激征、坐板疮、口眼歪斜、手足发抖
股骨干骨折
骨科
缝匠肌肌力异常、坐板疮、大腿局部肿胀变形

按科室疾病找医院

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