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
复禾健康 > 症状查询 > 全身 >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的认识与防治

来源:复禾健康网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城乡人群的第一死亡原因,占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的近40%。2005年卫生部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每天约8000人,每年新发心肌梗死和偏瘫患者分别为50万和200万。而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一比例仍在逐年扩大,我国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冠心病和脑血栓,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而血脂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血脂是血浆中脂类的总称,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类脂以及磷脂等,胆固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脂检查中常见的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前三项指标升高均会导致血脂异常,其中以低密度脂蛋白危害最大。有害的血脂能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随着斑块不断增大,动脉狭窄程度逐渐加重,甚至出现阻塞,从而引起心绞痛、心肌缺血、脑梗死、脑软化。更可怕的是,这些斑块就像皮薄油多的饺子,会在没有任何先兆时破裂,迅速堵塞血管,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尽管血脂异常危害严重,但血脂异常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症状,很容易被忽视。据统计,我国18岁以上血脂异常人群已经达到1.6亿。血脂异常主要是由不良生活方式所致,包括摄入过多高胆固醇食物、运动减少等。血脂异常严重危害生命健康,大量研究证实,总胆固醇降低1%,冠心病的危险可以降低2%。一般来说,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越多,发生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越大,血脂控制就越要严格。不同的人降脂目标是不同的。建议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一次空腹血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肥胖等人群,则应每3个月至6个月测一次血脂。控制血脂异常主要包括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被誉为是最经济有效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方法,包括:

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增加植物固醇和可溶性纤维的摄入;

减轻体重;

规律运动。

对于已有明确的冠心病者,如果非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或已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时,可根据其个人特点、血脂水平、所具有的危险因素等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择和使用调脂药。

复制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血脂异常常见疾病

疾病名称 所属科室 有哪些症状
肥胖症
普通内科
性交头痛、下身肥胖、更年期肥胖、肺气虚肥胖、皮肤花纹
心脏病
中医内科
眩晕、手指挛急、指甲变形、心慌气短、中指不明原因痛
高胆固醇血症
遗传咨询科
血压高、肥胖、血脂异常、血浆胆固醇水平高

按科室疾病找医院

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