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露不下
复禾健康 > 症状查询 > 女性生殖系统 > 恶露不下

什么是恶露不下

来源:复禾健康网

恶露不下是指产后出血时间过长或出血量过多,超过了正常恶露排出的标准,通常指产后引起的大出血。

产后恶露是指胎盘脱落后,子宫内膜表面出现的血液、坏死的细胞和黏膜碎片,是人体为排除产后子宫内积存物而产生的分泌物。通常,在产后的前几天内,恶露出现为暗红色,并含有一定的血块。随着恶露的排出,颜色逐渐变浅,最终成为白色或无色。正常情况下,恶露的量和颜色在产后2-6周内逐渐减少,直至完全停止。

当恶露排出时间过长或者排出量过多时,就称为恶露不下。恶露不下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1. 子宫收缩不良:子宫收缩不良是指子宫在产后未能有效地收缩,导致子宫内膜无法完全排出。这可能是由于子宫肌肉松弛、子宫内膜受损或者子宫内膜炎症等问题引起的。

2. 子宫颈、阴道或会阴损伤:在分娩过程中,子宫颈、阴道或会阴可能会因为过度拉伸或撕裂而受到损伤。这些损伤可能会导致恶露排出不畅,进而引起恶露不下。

3. 子宫内膜感染:恶露不下还可能是由于子宫内膜感染引起的。感染会导致子宫内膜增厚,并阻碍恶露的正常排出。

当出现恶露不下的情况时,需要及时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使用药物促进子宫收缩,洗净子宫腔,处理可能的损伤或感染等。及时诊治对于恢复产后健康非常重要,以避免出现并发症。

复制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恶露不下常见疾病

疾病名称 所属科室 有哪些症状
产后出血
急诊科
产后腹痛、产后血崩、产后发热、出血、打哈欠、出冷汗

按科室疾病找医院

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