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查询
    按部位
    按科室
    按人群
    按字母
    疾病百科
    医院库
    医生库
    药品库
    复禾健康> 症状查询> 口腔> 食不知味> 症状起因
共有10462个症状

    食不知味

      (又名 食不甘味 )
  • 概述
  • 症状起因
  • 鉴别诊断
  • 如何预防
  • 饮食宜忌
  • 治疗方法
  • 经验分享
  • 专家答疑
  • 推荐医院
  • 权威医生
        食不知味症状起因
        发布时间:2023-08-30   来源:复禾健康网   10人关注

      黄褐斑是皮肤中的色素沉淀形成的斑块,一般认为是由于女性年龄增大,尤其是围绝经期前后,女性内分泌紊乱,加速皮肤色素沉着。黄褐斑难以根治,是中年女人们普遍存在的烦恼。中医认为黄褐斑的形成与肝郁气滞,脾气虚弱,肾精不足有关,相关临床表明,治疗黄褐斑,中成药的效果要比西药显著。在治疗上,应当内调与外治结合。

      内治法

      1.肝郁气滞

      主证:面部褐色斑片,或浅或深,边界清楚,对称分布于两颧周围;伴见胁胀胸痞,烦燥易怒,纳谷不香;女子月经不调,或经前斑色加深,乳房作胀或疼痛;舌苔薄白,脉弦滑。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退斑。

      方药:柴胡疏肝片。柴胡、当归、白芍各10g,丹参、香附、郁金、黄芩各9g,甘草5g。每天1剂,水煎服。

      方解:柴胡疏肝解郁,香附理气疏肝,加当归、郁金等增强其行气活血之力;白芍、丹参,养血活血调经;黄芩清热燥湿;甘草和中健胃。加减:若大便干燥,加大黄6g以通腑,腹部胀痛,加川朴12g以除胀,口苦心烦,加栀子15g以清热除烦。

      2.脾虚血弱

      主证:面部淡褐色斑片如尘土,或灰褐色,边界不清,分布于鼻翼,前额及口周;伴有神疲纳少,脘腹胀闷,或宿有痰饮内停,或带下清稀。舌质淡微胖,苔薄微腻,脉濡细。

      治法:健脾益气,养血化斑。

      方药:香砂六君子丸。党参20g,炒白术、茯苓、陈皮、广木香、砂仁各9g,灸黄芪15g,干姜、川芎各10g,甘草5g。每天1剂,水煎服。

      方解:党参、炒白术、茯苓,健脾渗湿;陈皮行气宽胸,燥湿化痰;干姜、广木香、砂仁,益气和胃,行气温中;黄芪补气升阳;川芎养血活祛斑;甘草调中健胃。加减:若肢冷便溏者,去丹参,加炮姜9g以温补脾阳。面浮肿痰多者,加白芥子、浙贝母9g以祛风化痰消肿。口腻食不知味者,加藿香、苍术各9g以芳香燥湿,健运脾胃。

      3.肾水不足

      主证:面部斑片呈黑褐色,以鼻为中心,对称分布于颜面;伴腰膝酸软无力,五心烦热,夜尿频,男子遗精,女子不孕或月经不调。舌红、苔干或少苔,脉沉细。

      治法:滋阴补肾,化瘀退斑。

      方药:六味地黄丸。山茱萸12g,熟地黄24g,山药12g,丹皮9g,茯苓9g,白芍12g,当归12,丹参12g,白僵蚕9g,旱莲草9g,益母草10g,甘草6g。每天1剂,水煎服。

      方解:熟地黄滋阴补肾,山茱萸补养肝肾,山药补益脾阴,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僵蚕祛风化斑,丹皮清泄相火,丹参调经活血,当归养血,旱莲草滋养肝肾之阴,益母草行瘀而不伤新血,白芍养血柔肝。与诸药相配,更增滋阴补肾之效。茯苓健脾,甘草和中。

      加减:如腰酸疼,加杜仲,菟丝子各15g。夜尿频,加益智仁、芡实、桑螵蛸各12g,缩尿止遗。

      外治法

      1.白芨、白芷、白附子各6g,白蔹、白丁香各4.5g,当归6g。共研极细未,加蛋白或白蜜调膏,睡前涂患处,晨起洗净。

      2.白附子、白芷、滑石各等份,共研细末,早晚洗面搽患处。

      3.大枫子、杏仁、核桃仁、红粉、樟脑各30g,先将三仁同捣极细,再加红粉、樟脑,一同研细如泥。若太干,加麻油少许调匀,每天搽1次。

      4.中药面膜疗法用增白散加少许蜂蜜或蛋清调成糊状均匀涂敷在面部有色素斑部位,保留30分钟,每天或隔天1次。

        分享到 0
      0

      其他食不知味症状起因文章:

      查看更多 食不知味症状起因 文章>>
    食不知味是怎么引起的
    食不知味是由味觉丧失或异常引起的。原因可能包括感冒、流感、鼻窦炎、味觉...详细>>
    1cm磨玻璃结节良性几率
    恶变肿瘤对病人的生活起居会有挺大的影响,也可能会造成病人出現了短期内内...详细>>
    食不知味起因分析
    食不知味起因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过快,工作与生活的压力...详细>>
    食不知味是怎样引起的
    食不知味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身体健康、用餐环境、食物本身的味道和口...详细>>

          食不知味 专家答疑(已有12个问题)

          更多>>

        今日坐诊大夫

        王志钧副主任医师

          擅长:小儿消化、呼吸、紫癜等病症的治疗。[详细]
        • 舌头老发麻食不知味,喉咙还点痛,这是什么症状
        • 心情烦燥,失眼,食不知味
        • 我妈妈老咳嗽,食不知味,耳聋,这是怎么回
        • 最近排泄比较稀且频繁'食不知味'
        • 最近食不知味吃饭没味道
        • 失眠,食不知味,想哭

            食不知味 的相似症状

            更多>>
            心血虚舌不知味
            痰迷心窍舌不知味
            误食中毒舌不知味
            病因什么原因引起的?
            治疗治疗方法有哪些?
            预防应该如何预防?
            检查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相似症状有哪些相似症状?
            伴随症状有哪些伴随症状?
            鉴别诊断如何鉴别与诊断?
            可能疾病可能由哪些疾病导致的?
            病因什么原因引起的?
            治疗治疗方法有哪些?
            预防应该如何预防?
            检查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相似症状有哪些相似症状?
            伴随症状有哪些伴随症状?
            鉴别诊断如何鉴别与诊断?
            可能疾病可能由哪些疾病导致的?
            病因什么原因引起的?
            治疗治疗方法有哪些?
            预防应该如何预防?
            检查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相似症状有哪些相似症状?
            伴随症状有哪些伴随症状?
            鉴别诊断如何鉴别与诊断?
            可能疾病可能由哪些疾病导致的?

            食不知味 是怎么引起的?

            更多>>
          • 食不知味是怎么引起的
          • 1cm磨玻璃结节良性几率
          • 治黄褐斑的中成药
          • 食不知味起因分析
          • 食不知味是怎样引起的

            食不知味 如何治疗?

            更多>>
          • 食不知味治疗大概需要多少钱
          • 口腔溃疡怎么治疗才最好
          • 食不知味怎么治疗
          • 食不知味的治疗方法
          • 鼻塞食不知味的治疗

            食不知味 吃什么好?

            更多>>
          • 食不知味平时不能吃什么
          • 5大症状暗示脾气虚弱饮食要注意
          • 小孩厌食吃什么开胃
          • 食不知味多半是脾虚这七种食物要慎吃
          • 食不知味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食不知味 病人的经验分享

            更多>>
          • 得了食不知味要怎么调理保养
          • 适当调理心情治疗食不知味

            最新文章

          • 食不知味宜吃及禁忌
          • 补锌治疗食不知味

                食不知味 必读

              • 食不知味是怎样引起的?
              • 食不知味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 食不知味应该如何预防?
              • 食不知味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 食不知味有哪些相似症状?
              • 食不知味有哪些伴随症状?
              • 食不知味如何鉴别与诊断?
              • 食不知味由哪些疾病导致的?

                  食不知味 伴随症状

                • 婴儿体重增长缓慢或不增加
                • 口感觉异常
                • 异食癖
                • 头发淡黄色
                • 口淡
                • 小儿舔舌
                • 营卫不和小儿多汗
                • 脾虚津乏舔舌
                • 胰腺纤维化
                • 皮肤弹性差
              • 关于我们
              • |MCN服务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意见反馈
              • |复禾健康網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5-2025 Fuhe All rights reserved 复禾健康 版权所有

              复禾移动版

              微信公众号